宋代糊名法和誊录法地若干问的题目

宋代糊名法和誊录法地若干问的题目

ID:31605947

大小:3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5

宋代糊名法和誊录法地若干问的题目_第1页
宋代糊名法和誊录法地若干问的题目_第2页
宋代糊名法和誊录法地若干问的题目_第3页
宋代糊名法和誊录法地若干问的题目_第4页
宋代糊名法和誊录法地若干问的题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代糊名法和誊录法地若干问的题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宋代糊名法和誊录法的若干问题·2011-04-1917:36:17     穆朝庆【摘要】正一糊名法和誊录法的历史作用及其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科举制自从隋朝问世,迄至清末西方文化大量输入后而归之于灭亡,在我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两宋期间,通过对科举制的一系列改革,使其逐步趋于完善和成熟。如:“别试”、“排座”、“糊名”,“誊录”,“二次评卷”等法的创设,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遏止了官僚权贵对科场的干涉和垄断,防止了一些非法的徇私作弊行为。科举的大门敞开于广大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2、为有才华者提供了学而优则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这些新法不仅在宋代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而且对宋以后的历代取士制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科举的史实虽然早已成了遗闻趣事,但是,我们今天各类考试中为防止作弊而采取的编号、排座、糊名、二次评卷等项措施,却与科举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因缘。所以,有必要认真地考察科举中各种规章制度创置的原因及其推行的历史。【关键词】殿试名法省试封印试卷礼部科举改革《宋会要辑稿》若干问题考校   一 糊名法和誊录法的历史作用及其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科举制自从隋朝问世,迄至清末西方文化大量输入

3、后而归之于灭亡,在我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两宋期间,通过对科举制的一系列改革,使其逐步趋于完善和成熟。如:“别试”、“排座”、“糊名”、“誊录”、“二次评卷”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等法的创设,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遏止了官僚权贵对科场的干涉和垄断,防止了一些非法的徇私作弊行为。科举的大门敞开于广大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有才华者提供了学而优则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这些新法不仅在宋代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而且对宋以后的历代取士制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科举的史实虽然早已成了遗闻趣事,但是,

4、我们今天各类考试中为防止作弊而采取的编号、排座、糊名、二次评卷等项措施,却与科举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因缘。所以,有必要认真地考察科举中各种规章制度创置的原因及其推行的历史。   至今为止,对宋代糊名法和誊录法作过一些研究的文章主要有两篇:一为日本学者荒木敏一在六十年代中写的《宋代の糊名法に就ひて》(注:载于日文杂志《京都学艺大学纪要》昭和39年10月号。);二为杭州大学徐规与何忠礼同志合写的《北宋的科举改革与弥封制》(注:见《杭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一期。)。两文中对宋代糊名法和誊录法的创设及其推行效果均作了

5、比较全面的考证和高度的历史评价,但对糊名法始用于省试(又称礼部试)的时间、誊录法的创立时间和推行程序等有关问题的论述,似有商榷的余地。故粗作考释,以正是非。   二 糊名法始行于省试的时间   宋代的科举考试为三级制,即:以诸州、府、国子监等为单位的第一次考试称“解试”;由礼部主持的第二次考试为“省试”;最后由皇帝主持的考试称“殿试”或“亲试”。试卷采用糊名法又叫“封弥制”或“弥封制”,是指把试卷上的籍贯、姓名封住,以防评审试卷官乘机作弊。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三十三载:太宗淳化三

6、年(992)三月,采纳陈靖的建议,殿试“始令糊名考校,第其优劣,以分等级”。此外,《文献通考》、《宋史》、《宋会要辑稿》、《事物纪原》诸书,所载殿试糊名起始时间均与《长编》相同,印证确切,无可非议。   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然而,关于糊名法何时行于省试的问题,史籍记载确有模糊乃至牴牾之处,给后人设下重重疑难。荒木敏一认为,省试糊名始于景德四年(1007)。徐规与何忠礼二位为澄清史实,曾对十二条史料进行了筛选考证,结论是糊名法始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以上两说,前者指差遣糊名官时间,后者指实际用于考试时间。

7、遗憾的是两说与史不符。   殃成失误的第一个原因是对《长编》卷六十七中的一段史料缺乏全面分析和正确认识。为考辨之需,只得不厌其长,详录于下:   (景德四年十二月)命翰林学士晁迥、知制诰朱巽、王曾、龙图阁待制陈彭年同知贡举。……又命监察御史严颍、张士逊监贡院门,都官员外郎乔颜、太常博士郑彝、太常丞陈既济巡试铺,太常丞直集贤院任随、著作佐郎陈覃点检进士程试,大理寺丞马龟符等六人考校诸科程试。又命知制诰周起、京东转运使祠部员外郎滕元晏封印举人卷首,用奉使印;殿中丞李道监封印院门。……凡礼部封印卷首及点检程试别命官

8、,皆始此。   李焘所著《长编》的指导思想之一即是在史料征集时,宁失于繁,勿失于略。在此录后又加考证曰:“按周起传,云起创糊名之法;又陈靖传,亦云糊名考校始于靖。盖靖先请用之殿试,起复用之礼部,故起首为封弥官也”。(注:李焘所云周起传不详何书,今据《东都事略》列传二十七周起传载:“起素患贡举之弊,因建议糊名以革之。”)目的在于说明省试采用糊名法曾接受过周起的建议,且周起亦首先当了省试评卷的糊名官,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