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97786
大小:105.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1-15
《科左后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科左后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和居民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旗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6〕44号)文件精神,建立以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协作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营造慢性病预防控制的有利环境。按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试行)》要求,经旗政府研究同意,决定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2、”建设活动。现结合我旗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提供全人群生命全周期的慢性病防治管理服务,推进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坚持突出特色创新,促进均衡发展,整体带动区域慢性病防治管理水平提升。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22-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化政府责任,创造和维护健康的社会环境,培育适合我旗特点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模式,总结推广经验,引领带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降低因慢性病造成的过早
3、死亡,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增长,推进健康后旗建设。 (二)具体目标 1.政策完善。健全完善政府主导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协调机制,多部门协同配合,统筹各方资源,加大政策保障,在政策制定、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在环境治理、烟草控制、健身场所设施建设等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方面采取有效行动。 2.环境支持。示范区建设与创建卫生城、健康城、文明城建设等紧密结合,建设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优化人居环境。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文化、科教、休闲、健身等功能,向家庭和个人就近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服务,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
4、3.体系整合。构建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整合型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积极打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慢性病防控机制,建立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 -22-4.管理先进。提供面向全人群、覆盖生命全周期的慢性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程管理服务,开展健康咨询、风险评估和干预指导等个性化健康干预。以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为突破口,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强化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推进“治未病”和早诊早治工作。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
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5.全民参与。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用群众通俗易懂的方法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意识,提高群众健康素养。依托全民健身运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载体,促进群众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三、具体内容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建设和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政策完善、环境支持、体系整合、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慢性病全程管理、监测评估、创新引领等7个方面。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一)政策完善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6、,建立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 (1)成立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沟通制度。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旗人民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将慢性病防控融入各部门政策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烟草控制、降低有害饮酒、减盐、控油、控制体重、全民健身等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疾病管理相关的政策规章制度。 -22- (3)建立示范区建设工作督导制度,开展相关部门的日常联合督导。多部门合作建立运行良好的信息沟通共享、激励问责、质量控制等基本机制。 2.保障慢性病防控经费 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旗财政年度预算、决算管理,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
7、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3.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及评价机制 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相关工作纳入旗政府各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管理。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相关工作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并与各部门签订责任书,落实问责制。 (二)环境支持 1.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 (1)开展健康家庭、社区、单位、学校、食堂、餐厅/酒店建设。开展健康家庭活动的健康社区覆盖率占辖区社区总数的40%以上。健康单位、学校、食堂/酒店每年增加2个或5年内每类达到10个以上。为健康家庭、社区、单位、学校、食堂、餐厅/酒店授予牌匾。(2)开展健康主题公园、步道、小屋
8、、健康一条街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健康步道、健康小屋等数量逐年增加或5年内每类建设数量达到3个。 (3)开展“三减三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