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94981
大小:93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5
《《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主要内容一、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东、南、西临信江,北至余信贵快速路。规划范围总面积为11.78平方公里。二、规划原则1、承接性原则——注重上位规划与建设发展的衔接规划不是对上位规划和原城市规划的颠覆,而是在相关规划的要求和设计精神下,结合实际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通过将上位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有设计的先进理念结合,采用最新的规划设计理念和现状实施反馈,不断调整而成的规划成果。规划立足于现状实施情况,包括城市已有的路网架构和建设内容,尊重已批租使用的土地,尊重意向建设对土地
2、区位的选择。通过深入详尽的现状建设动态调查,了解现状道路、土地开发、建筑建设、基础设施、绿地景观等系统建设情况,使规划成果能够与现状建设衔接,有效的指导下一步工作。2、集约发展原则——优化用地布局与形态集约发展,节约土地是城乡规划法所规定的规划原则之一,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好区块内的河流水系,山岗低丘,农田林地等宝贵的自然资源,尊重现状地形与地貌,将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是构筑环境优美,富有地方特色的信江新区形象的关键。3、景观性原则——滨江特色和开放空间设计合理利用生态水系及自然浅丘地貌,打造滨水生态景观
3、轴线,营造多样化的开放空间。从艺术、功能角度合理规划空间景观,一方面强调滨水以及浅丘山地特色,另一方面要集中展现南区现代化宜居城市形象,形成标志性和景观性的滨水岸线,增加开敞空间设计、建筑的空间围合以及景观视线通廊。4、低碳、生态性原则——展现生态风貌、保证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将生态资源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做为本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旅游地产,城市是文明的集中体现,南区建设同样需要传承当地文脉与地方特色。本次规划将通过将地方文化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体现地方自然特色和人文
4、特色,传承当地文明,使城市本身成为文化传承载体,延续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内涵。规划强调南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局限在生态可持续方面,更重要的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上。经济可持续是指在土地开发中强调集约利用,提高土地经济价值,规划与市场发展方式紧密结合,规划布局与地块开发强调可操作、可落实。结合目前南区建设处于初期的现实情况,增加意向项目落地的生态规划要求。在制定地块开发指标与设计要求中,充分考虑实际建设项目的各方面规范要求,提出适宜的生态性、低碳性的规划条件。社会可持续是指南区规划强化历史文脉与地方人文主义精
5、神。在功能置换中,注重保护原有历史风貌,保留可改造利用的绿化、传统居住组团等,考虑将地方特色与当代城市建设、需求相结合。生态可持续指的是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将自然山水融入规划设计,体现浅丘地形地貌特色。合理规划生态廊道,构建建成区与周边生态山地联系,通过节能建筑以及环保系统规划设计来创造绿色生态城市。5、系统控制原则——具有操作性和可实施性规划采用系统控制的方式来整合各项建设任务。包括建设用地规划、道路系统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绿地景观系统规划、环境保护系统规划和其它各项系统规划。通过对各个系统建设提出结构
6、性要求,强调重要节点的控制,从规定性和引导性两方面来确定建设的总体方向。充分考虑城市建设的动态性和渐进性,合理制定开发时序,实行分期开发。研究开发策略以及城市经营策略,采用合理的城市开发手段,提高规划的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三、规划目标以建设现代化行政办公、商务休闲、低碳宜居区为目标,引导用地合理布局与发展,推动区块经济的发展,实现土地集约化发展;调整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布局,提高标准,改善居住及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寻求生态、社会、经济三者协调统一地有序地发展。四、城市功能定位规划南区为鹰潭市主城区重要组成部
7、分,城市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商务中心、文化中心和生态宜居宜乐城区。1、城市之心——打造功能复合的城市以城市功能的多样性为宗旨,强化其行政管理、商务办公、商业金融、文化体育、市民活动、居住生活等内在型职能,拓展旅游服务、总部经济、城市会展等外向型职能,提高对人口和现代服务业的承载能力,提升城市辐射和带动能力。与北区共同组成未来城市的核心,成为鹰潭实现新型城市化、创建和谐城市的重要载体。2、宜居家园——打造休闲宜居的城市以城市生活与自然生态有机融合为目标,将低丘山地与自然水系等生态资源利用最大化,建设生态环境优美、居住条
8、件优越、市民生活多样的宜居社区,建立全新的城市居住模式,将南区建设成为生态和谐、休闲宜居家园。3、魅力之城——打造活力高效的城市以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更密集化的土地利用方式,集中化的生活方式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营,充分发挥商业商贸功能以及生活服务功能的集聚效益,强调集中与控制,以分散化的集中模式实现城市集约性与环境舒适性之间的平衡。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