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16987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摘要:高中美术是一门必学课程,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目前,我国的高中教学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想要将美术课程的意义作用展现出来,就必须将美术教学中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合理解决。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的教育行业正处在新课改的进行状态中,这种状态对美术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是高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 一、目前高中美术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
2、不够,学生对美术没有兴趣 美术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比较尴尬,因为高中的课业比较繁忙,对于不涉及高考的美术科目来说,学校基本不是很重视,重点进行教学的都是参加高考的科目,绝大多数学校美术课程安排极少,甚至有的学校没有安排美术课程。学生小时候都是热爱美术的,对色彩有着很敏锐的感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受教师和家长的影响,学生慢慢地失去了学习美术的机会和时间,直至学生也认为美术学习是无关紧要,这种想法导致了美术的地位直线下降。学生的大部分注意力都在考试科目上,对美术没有太大的兴趣,很多学生学习美术也是为
3、了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并不是真正热爱美术,这种应试化的思想限制了学生对美术兴趣的培养。 2.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4 目前高中美术教学模式较为枯燥,只是简单地对知识进行灌输,而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乏味无趣,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对于学生的美术作品,学校往往采用教师的主观意识作为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是不合理的,因为每个人对艺术的审美不同,教师的个人分数限定了学生的发展空间,甚至打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二、针对目前高中美术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 1.对教材进行合理运用并适当增加课程 想要提高学生
4、的美术水平,需要足够的教学时间。如今的美术课课时较少,学校应明白学习美术的重要性,适当地增加课时。据了解,很多高中学校只是在高一学年开设美术课,在高二、高三学年只安排高考科目进行备考。学校应改变这一现状,将美术课程贯穿于高中学习中,使学生在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对教材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教材上的简单内容对学生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不仅能学到书本上的知识,更能在有限的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教材中的每个知识都是精华,教师需要将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本上所学知识进
5、行实践,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提升学生的美术水平。 2.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4 学生要想学得好,首要条件就是要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这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热爱学习,不仅仅使教师便于教学,更是让学生享受学习。教师首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现学生作品中的优点并鼓励学生,让学生相信自己是有美术方面的天分,从而热爱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创造一个有艺术氛围、和谐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积极地学习。只有学生对美术产生了兴趣,才会自主地学习美术,提升自己的能力。教师需要对美术
6、有着浓烈的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继而提高美术水平。教师应该使课堂变得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感受快乐,自然而然地,学生就会产生兴趣了。简单来说,学生是否对美术的学习产生兴趣,主要在于教师的授课以及对学生的引导。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具有重要的引导地位。 3.提高美术科目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 目前美术科目在高中教学的地位普遍很低,学校及家长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对于美术也不重视。据了解,目前高中连续三年都开设美术课的学校极少,甚至有的学校根本都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
7、,占用美术课时间对学生进行其他科目的辅导。想要改变这一问题,首先就需要学校重视起来,将美术课设为必修课,适当地增加美术科目的考试,让学校美术教师专业化……利用这些办法,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重视,渐渐地,学生也会对美术课重视起来。只有美术课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学生才会认真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 如今,社会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再只是单纯地以学习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重视对高中生的美术教学就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是对学生关于美的鉴赏能力的培养,更是对学生动手与创作能力的培养。所以
8、,对高中的美术教学制度进行改革至关重要,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毛丹.浅议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对策[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4).4 [2]李旭.浅议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6). [3]公静.浅议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4(7).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