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浅探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浅探

ID:31515869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浅探_第1页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浅探_第2页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浅探_第3页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浅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浅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浅探  [摘要]基于历史学科的教学情况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分重要。文章从教学实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新课程理念等方面讲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在历史课堂上,若想提高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与历史成绩,就需要教师废旧革新,摒弃落后的、不科学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掌握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将历史这门课程学透彻。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2、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论语》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现阶段,国家提倡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教师不仅担任知识传播者的角色,还应做学生能力、素质以及潜能的培育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越深入,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会越好,对事物的领悟能力、认识能力也就越强。  二、讲究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讲求一定的方法与层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分析、探究比较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思维。

3、具体探究方式如下:4  一是让学生形成灵活的思维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思维灵活程度息息相关。若一个人的分析能力较强,且思维灵敏,那就有利于探索到问题的根本。  二是教学中要积极探究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学生的能力与智慧,是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累积起来的。教师应按照教学要求,探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方法。比如在讲解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的关联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让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以多种方式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以历史教材《国民党消极抗战和共

4、产党坚持敌后抗战》为例,当抗日战争白热化之后,日方制定了新的侵华策略导致时局动荡,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提出下述几个问题:(1)为克服根据地的困难,共产党制定了哪些举措?结果如何?(2)敌后抗日根据地呈现出何种局面?(3)汪精卫、蒋介石集团的态度是否改变?(4)日本最新制定的侵华策略的内容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一致,学生的顺向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同时,逆向性设问方式,也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不可缺少的举措。比如在《孙中山和武昌起义》这章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护法运动、护国运动、

5、二次革命以及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可采用逆向设问的方法,提出下述几个问题:(1)为什么中国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特点?(2)以上运动失败的主因是什么?(3)为什么以资产阶级为首开展革命运动的结局均是失败?这样的问题,既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一致,又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分析问题的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4  四、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其他思维能力  在重视对学生进行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培养的同时,还应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其他思维能力。这不仅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还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不可缺少的方式。  一是训练学生

6、的辩证思维能力。即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历史现象的能力。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事件与人物进行分析与评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训练学生的集合思维能力。即对历史知识进行浓缩聚焦、归纳总结、加工整理等一系列思维过程。让学生将历史主题与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将历史知识条理化、清晰化、系统化。  三是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即借助类比或灵感创造出新的观点、概念与办法,从实践活动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开展训练活动时,教师应规定时间,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7、促使其形成迅速解题的良好习惯。在课堂讨论中,学生、教师之间能彼此启发,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在提高学生逻辑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培养其思维的独创性,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努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历史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实际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有思考判断能力和不断前行能力的建设者,为国家、为民族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4  (责任编辑庞丹丹)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