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15004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99-02 分层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科学合理地分成水平稍有高低差别之分的几组群体,对其分别采用适合的教学标准与教学要求来开展教学。这种模式是“因材施教”的一种尝试。对于数学学科而言,由于其所强调的逻辑思维性与科学缜密性要求较高,而每一名学生的反应能力与判断能力也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是比较适合运用分层教学的。下面,笔者以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作为研究背景,谈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
2、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的标准与原则 (一)阶段流通 阶段流通指的是“分层”6的暂时性、变化性、流动性,它是一个动态观察的过程,而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能力的变化来适时调整。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实际上是存在一个过渡调整与变化适应期,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这意味着学生这一阶段的能力表现并不是非常稳定,教师先不要对学生分层,而是需要通过学生在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中的表现来合理地分层。假如某学生被教师分到了普通层,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后,他在《一元一次方程》《图形认识初步》等章节中的表现越来越好,潜力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那么在《相
3、交线与平行线》这一章节开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将其分到提高层或者尖子层去。总的来讲,“阶段流通”强调的是教师要阶段性地对分层学生进行合理调整。 (二)递进融合 “递进融合”指的是“分层”但不“间断”,尤其是教师在一个班级中开展分层教学时,它实际上还是要尊重整个班级这一个大背景。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开展教学活动时,不能生硬地明显划分,而是需要鼓励学生不断向更高级别的学习层递进,并且不同学习层之间是互补共进的(下面将重点讲解)。以《二次函数》为例,在求解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代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公式;另一种是把表达式进行配方,利
4、用非负数的性质来进行数值的分析。显然后者的难度会稍大一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层的学生就无法掌握。在配方时也有不同的难度之分,教师可以鼓励普通层学生尝试在配方比较简单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式。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时就不会出现“空白”。总的来讲,“递进融合”强调的是学习内容的贯通顺畅而不是空白断裂。 二、分层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层设计与之适配的学习任务,但由于教师是在同一个班级中授课,因此,还需要兼顾整个班级的整体学习情况,这考验的就是一个平衡关系的把握。教师可以参考以下几种策略来有的放矢地进行分层教学。 (一)
5、难易并存,机会均等6 在课堂上,教师应当保证学习内容的难易并存,以便让班级里的每一名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以《一次函数》为例,在“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这一个大知识点中,又分布着一个个小的知识点。在讲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时,笔者辅助举例了“利用图象法来求解方程6x-3=x+2的解”这一道例题,实际上,它有两种解题思路,一种是把方程6x-3=x+2看作函数y=6x-3与y=x+2在什么时候这两个函数值会相等,而通过作图我们可以得知直线y=6x-3与直线y=x+2的交点为(1,3),交点的横坐标即是方程的解,因此x=1;另一种方法是首先将6x
6、-3=x+2变形为5x-5=0,接着画出变形后的新函数图象,从图象中我们看出直线y=5x-5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1,0)即为方程的解,因此x=1。当笔者在课堂上举出这一道题目时,发现不同学习层的学生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它所折射的实际上是思路的不同,这也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之所以会出现不同学习能力的根源所在。与求解这一道题目所代表的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类似,在求解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同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数”看:解方程组→求自变量为何值时函数值相等;一种是从“形”看:方程组的解→两直线交点的坐标。显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思考时,都会如条件反射般有一个
7、自己首选的解题思路。回到题目本身的求解来看,笔者鼓励任何一种方法,同时在后续的其他举例中,还会在同一时间里提供若干种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自行挑选。总的来讲,难易并存,机会均等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个学习层的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掌握适配于自己目前能力的方法技巧,从而避免了“在一堂课中前面听着还好好的,后面就越来越迷糊,到结束时已经完全不懂”这一问题的出现。6 (二)小组合作,学习互助 一般认为,分层教学就是不同的学习层“认领”适配于自己能力的学习任务。实则不然,在同一个班级中,整体能力的提升对个体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即使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仍然可以
8、使用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它的特征在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