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尝试教学法实现分层教学

运用尝试教学法实现分层教学

ID:31503838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运用尝试教学法实现分层教学_第1页
运用尝试教学法实现分层教学_第2页
运用尝试教学法实现分层教学_第3页
运用尝试教学法实现分层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运用尝试教学法实现分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运用尝试教学法实现分层教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数学教学在方式方法和理念观念上也需要教师的不断改变和提升.对此,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工作必须进行精心设计,有意识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和感悟数学,同时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尝试教学法;分层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和运用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工作分析,将尝试教学法和分

2、层教学法进行了有机结合,创造出了全新的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获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本文将就此方法结合初中数学的教学进行探讨.  一、关于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是由中国江苏教师邱学华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新式教学方法.总的来说,尝试教学法并非由教师先将知识内容进行讲解,而是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首先进行尝试,并且教师需要在学生尝试的过程中引导其自学课本,同时通过学生的交流和探讨,进而对于知识进行掌握.  尝试教学法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先讲后练”转化为“先练后讲”4,这不仅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对于培

3、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学生的课余时间作业负担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符合现代教学论思想要求的全新教学方法.  二、关于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是指教师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将学生科学地分成若干个组别,并且每个组别的学生能力水平相同或相近并进行区别对待和教学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充分照顾了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并且对于消除教师对于学生的智力歧视也有着正面的作用.另外,由于分层教学本身暗含的竞争机制,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组别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竞争和挑战,进而形成互帮互助、互相追赶的学习氛围,

4、从而活跃学习气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将尝试教学和分层教学的有机结合  (一)首先实现学生的分层  笔者首先通过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学习能力和成绩等因素分为了四个组别,分别为“各项能力均较高”“能力和智力较高但是成绩较低”“成绩较高但是能力较低”和“各项能力均较薄弱”.并为其进行教学目标和过程的具体设计,以便为之后的尝试教学奠定基础.4  接下来需要进行目标的分层.对于不同组别的学生要进行不同培养目标的设置.这直接体现在教学预案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基本目标,这是要求通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

5、本能力的培养,使得全体学生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目标.第二是提高目标.在实现第一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需要通过题目的学习和交流、解决题目和问题的途径与手段实现不同等级和难度的知识结构建立,并进行举一反三的实际应用.  比如关于“三角形”的知识,在同时达到理解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判断等内容的基础上,对于中低等级的学生能够解决等腰、等边和直角三角形的基础题目即可,而对于中高等级的学生则需要掌握解三角形的较高难度题型和知识,诸如重心、中心、垂心的各种性质.  (二)其次实现尝试的教学  举例而言,在引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笔者首先请学生

6、回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之后通过欣赏巴金的《海上日出》和相关图片让学生看到海平面和太阳的关系,之后让学生考虑圆和直线可能有的位置关系有哪些.  然后,笔者让学生通过手中的工具,相互交流回忆日出和海平面的关系,再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化特殊为一般,找出结论.之后按照分层小组,依次派代表回答总结出的位置关系并给出分类依据.等级较低的学生往往通过直观的图像来获得结果,等级较高的学生则通过公共点的个数来获得结论.但是不管是哪个方法,笔者都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由于较高分组的学生引入了公共点的分类,接下来,笔者引导较低层次的学生分析除了公共点的

7、个数发生了变化,直线和圆还有哪些量在变化时发生了改变.而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则安排他们分析如何表示直线和圆的位置变化量.进而引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问题.  之后,笔者向全体学生引入课本的例题,通过学生自学课本例题得出圆心到直线距离和圆的半径的关系,而对于中等组别的学生,笔者要求其同时解答出如下问题的结果:4  题目:已知Rt△ABC的斜边AB=8cm,AC=4cm.  (1)以点C为圆心作圆,当半径为多长时,AB和⊙C相切?  (2)以点C为圆心,分别以2cm和4cm的长为半径作两个圆,这两个圆与AB分别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给出依据.

8、  对于高等组别的学生,则再同时回答如下问题:  题目:MN为⊙O的切线,A为切点,过点A作AP⊥MN,交⊙O的弦BC于点P.若PA=2cm,PB=5cm,PC=3cm,求⊙O的直径.  最后在布置作业时,笔者也根据不同组别的学生设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