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人性和接地气

通人性和接地气

ID:31501662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通人性和接地气_第1页
通人性和接地气_第2页
通人性和接地气_第3页
通人性和接地气_第4页
资源描述:

《通人性和接地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通人性和接地气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政治课堂教学,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人性、接地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充分发展,继而实现高效政治课堂教学的目标。本文着重论述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通人性和接地气两大特质,以便有效提升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一、初中政治课堂通人性和接地气两大特质的重要性  1.保证课堂质量  政治课程是初中才开设的一门新学科,但长久以来均被视为“副科”而未能引起学校和学生的足够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要求初

2、中政治教学需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人性和接地气,不仅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继而保证初中政治课程教学的有序开展,并对提升课堂质量与教学效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促进师生交流4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政治课堂教学,教师未给学生的自我思考留下足够的空间与时间。教学的互动仅仅局限于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而教师回答学生问题的情境几乎是不存在的。这样的教学模式

3、使师生之间的距离被越拉越远,课堂的氛围也非常沉闷枯燥。为改变这一现状,便需教师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充分把握通人性和接地气两大特质,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两大特质――通人性和接地气  1.通人性  首先,初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引导学生往正确道路发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索,为学生营

4、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大胆创新的精神;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爱护,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实现高效政治课堂教学。  其次,初中政治教师必须突破传统教材的限制,打破以书本为主的教学体系。政治课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应围绕时代发展与需求,适时地将部分新知识、新观点等融入政治课堂。这样,不仅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发现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能让思想政治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实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

5、题,让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更具说服力,这也是初中政治课程的最初目标。  2.接地气4  (1)加强合作学习,提升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是最通人性的教学行为之一。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将不同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集中在一起,通过不同思维的碰撞得出正确的答案,并以奇特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不仅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还能融合其他学生的思维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能通过以下方式加强课堂合作学习的效率,如结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设立学习小组,加强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分别收集课堂资料;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并写出书

6、面报告;在课堂上发表报告,其他小组评定,以实现资源共享。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注重了个体的发展,更提升了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  (2)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改革初中政治课堂,除了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要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对初中政治课堂考评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初中政治考评应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既要注重学习的过程,还要注重评价学生的情感,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向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人或事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明确自身责任。只有这样,

7、初中政治课堂才算符合教学的基本要求。  目前,我国初中政治课堂的通人性和接地气教学特质尚未得到充分落实,教学模式仍处于试验阶段,能否站在人性的角度将教学理念与政治课堂有机结合到一起是广大教育者面临的一项艰难的挑战。正因如此,初中政治教师更要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注重提升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4  [1]李剑明.课前策动:让初中思品课更“接地气”[J].师道?教研,2015(7):34-35.  [2]陈丽.让思想政治课堂“接地气”――央视“开讲啦”

8、节目对政治课堂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4(25):50-5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