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98045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披文入境赏诗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披文入境赏诗文 说到诗歌教学,必从意境着手。意境是什么?具体来说,“意”是情感,指诗人主观的思想情感;“境”是境界,指诗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二者合而为一,意境就是指包含着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图景。所以说,“意”和“境”,密不可分。这里就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领会诗中意境的问题,来说说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联系作者生平,了解作品背景 所谓“诗言志”。古诗词距离我们生活的时代久远,而作品又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反映。因此诗言何“志”,想知道就一定要对作者生平和生活背景有所了解。例如,教读杜甫的《登高》,
2、我在没有介绍作者及作品的背景之前,先要求学生熟读,然后再逐句解读,特别重点讲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广阔深远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的悲怆愁苦。但过后一问学生是否理解诗人的感情、诗歌的意境时,他们却根本无从说清楚。因为他们对作者及写作背景一无所知,只是被动地听记,对作品内涵根本不能真正理解,此时就必须向学生补充诗作的背景:生于712年的杜甫,写这首诗时已经是一位在外流浪漂泊了8个年头的饱经沧桑的老人。公元767年的秋天,55岁的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既感受到时
3、代的苦难,生活的艰辛,也体会到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当时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计窘迫的诗人正逢重阳佳节之际,独自登上高楼,个人悲怆与国家疾苦一齐涌上心头,于是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的七言律诗。听到这里,学生们迷茫的眼神中闪现出黯然的神色,对诗中饱含的悲愁之情才有了更加真切深入的领会。 再如教读曹操的《短歌行》,仅从诗作表面,学生很难深层次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了解诗人写作此诗的背景便显得极为重要。虽然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和注解中略有谈及,但教学中还有必要向学生补充介绍:建安十三年,虽然统一
4、了北方,但南方“孙刘联盟”虎视眈眈,曹操一统天下的大业久久不能实现,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他乘船察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乌鸦往南飞鸣而去,因感此景而横槊赋诗,以此表示他广纳贤才,一统下的雄才伟略。 二、抓住关键词语,依词入境索意 诗歌作品,最忌肢解分析。那种一句一句分析,用白话翻译诗句的方法,除了破坏作品的完美,没有任何效果。而尝试抓住关键词语,却可以使鉴赏事半而功倍。 例如,杜甫《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若从字面去理解意思
5、,“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应该是春意盎然的景象,但这完全不符合作品的本义,“自”“空”4二字也得不到相应的解释。因为景致虽好,作者却无心欣赏。在作者的潜意识里,芳草本为贤者设,赞歌只为英雄唱,红花绿叶,芳草美人,方相得益彰。眼前的武侯祠,尽管碧草依然映阶,黄鹂还在啼啭,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恰遭逢乱世,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因而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对眼前景,思祠中人,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于是,诗人才有“自”“空”二字的深沉感慨。只有这样抓住关
6、键词,才可能准确体会诗中意境。 再看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又带给读者什么感受呢?也让我们从词语入手去细加体会。这首小令一共只用了二十八个字,写到了十种事物,外加一个“断肠人”。特别提醒学生关注事物前所加的修饰词语,发现修饰词的感情色彩特别浓郁,尤其是“枯”“老”“昏”“古”“瘦”“夕”“断肠”这几个词,带着怎样的感情色彩?学生们经过片刻的思考,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伤感”“凄凉”“悲伤”了。先说出这些感受,然后再引导学生将用这些词语修饰的事物一一排放于脑际,从而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那画面传达出的便是
7、一种凄凉的感伤之情,在这样的环境里,又见到一“断肠人”踽踽独行,作品所表达的天涯游子的羁旅之思也就呼之欲出了。 三、结合人生体验,领会作品意境 好诗往往言近而旨远,要准确领会其中的意境,还应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融注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4起笔用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的手法不仅捕捉到了晚秋的景物特色,写出所见所闻所感,还不遗余力地酿造出足以触动离愁别恨的气氛和情调。试想:在枝头寒蝉凄切的叫声里,在暮色苍茫而又冷清的景象中,面对送别的长亭,该是多么牵动人愁思
8、的境界啊!就在这时,一场急雨刚刚过去,友人就要启程出发。如果此刻能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曾经送别的体验,设身处地地联想到词中的主人公仿佛就是自己,甚至耳边还能回响着凄切的蝉鸣,淅沥的雨声,就可以让每个人真切地感受到诗人与友人离别之际的依依不舍,激起我们自己对某段往事的深沉怀念。 那么,是不是一定要有直接的人生体验,才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呢?其实也未必。譬如,我们学习《蜀道难》,对于去过四川的学生,感受必然特别真切,而没有去过的学生,同样也可以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