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中的组诗

镜头中的组诗

ID:31497322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镜头中的组诗_第1页
镜头中的组诗_第2页
镜头中的组诗_第3页
镜头中的组诗_第4页
镜头中的组诗_第5页
资源描述:

《镜头中的组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镜头中的组诗  摘要:《秋兴八首》中的“时空”不仅仅是对时间和地点的交代,在诗人杜甫述怀抒情的过程中,它表现为一种历史观念和宇宙意识。《秋兴八首》中的每一首诗都展示了一个不同的空间,或历史,或现实,或想象,或真实。它们以独特的画面感组成了一个无比壮阔的时空和完整的历史画卷。  关键词:《秋兴八首》组诗时空观念  《秋兴八首》是杜甫滞留夔州时所写的一组七言律诗,是诗人抚今忆昔而抒怀的一组悲歌。它们立意各异,却又组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每一首诗都是一组画面,有现实的夔州秋景,也有诗人记忆中的长安。每一首诗又是一个空间,我们游弋在诗人构筑的也是客观存在着的

2、空间里,品诗情,察诗意,同时也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性使得《秋兴八首》宛如电影式的娓娓道来。个人与国家,历史与现实,这种不同时空的叠加无疑达到将个人感悟置于历史中体验世事沧桑的效果。  无论是一联之中还是一首或数首之内,只要不是写生似地表现时间地点,而是以历史观念和宇宙意识咏史论事,或述怀抒情,那么,这种时空之间,就必定还站着一位诗人,介乎古今之间,天地之间,把历史和宇宙联系在一起。而这位诗人就是杜甫。  一、镜头的拼接――视角变化营造的空间感6  三《秋兴八首》中,似乎每首诗都营造出了一个不同的空间,而每个空间都由诗人精心选择

3、的不同的意象构成。但这些空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因而我们说这八首诗既可独立成章,又可相互勾连。《秋兴八首》第一首因见秋景而感兴。在这个空间中,有因深秋露水侵蚀而逐渐凋零的枫林,萧瑟凄凉的巫山巫峡,天边的乌云和巫峡里滚滚的波涛,也有两度开落的秋菊和系在岸边的孤舟。而诗人正置身于这个空间之中,心念家中刀尺,耳闻捣衣砧声,故园之思格外深切。在这首诗中,诗人的视角是变化的。“江间波浪兼天涌”一句,诗人的视线自上而下,极言波浪之汹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一句,诗人的视线自下而上,极言阴云之低沉。这种做法在现代摄影艺术中有类似的应用。在摄影中,摄影机的运动往往可以

4、展现出一种“令人信服的空间层次感”。通过运动,将所表达的时间演变,空间转换,与客观的时间和空间交合起来。诗人视角的变化无疑增强了这种空间感。而在第三首中,诗人则营造出了更平和的空间,达到了更广阔的艺术效果。在第五首诗中,诗人已经开始着重写“故国平居有所思”。一句“蓬莱宫阙对南山”便直接将我们带回昔日的长安。宫殿的巍峨壮丽,早朝的庄严肃穆,在这样的情境下诗人很自然地回忆起自己也曾“识圣颜”的往事,触动内心的忧国之情就显得更水到渠成。这样由此空间转换到彼空间,虽说是思绪活动之类,但作者总是由此及彼,由具象到抽象,进行空间的转换,从而表现出关怀现实和人生

5、的多样情怀。诗人灵活地在不同的空间之间转换,正是《秋兴八首》思绪灵动的体现。  二、镜头的穿插――昔时与现实的不断闪现  《秋兴八首》中历史与现实的不断闪现是一大特色。虽然组诗的前四首着重写夔州秋思,后四首着重写故国之慨,然而在第二首中“6每依北斗望京华”,诗人在望什么呢?又因何“实下三声泪”呢?难道仅仅是伤怀凄凉的秋景吗?显然还有诗人感怀自身命运的成分。严武辞世,杜甫随其一道回长安的愿望成了空想。“八月槎,言京华难返,犹上天不可至也”。诗人只能想象“画省香炉”的情景,而现实中却只能“扶枕”而听凄凉的笳音。这是幻想中的场景与现实情景的交替。从第五首

6、开始,回溯历史的特点表现得更加明显。诗人自如地在诗中往来于过去与现在,夔州与长安之间,灵活多变的笔法,鲜明生动的意象使他的诗歌超越了时空的限制。第五首前两联写昔日长安宫殿玄宗求仙问道的情景,讽刺玄宗不理朝政,昏庸误国。后两联则写了夔州现状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情怀。第六首诗人回想昔日繁花似锦供天子游赏,歌舞升平却引来边地战事。在第七首中,昆明池是汉武帝时所凿,玄宗曾置战船在池中练兵攻南诏,将长安盛世的追忆和现实的满目萧条的处境作对比,这种今昔的对比手法十分明显。第十首不仅写昔日物产之丰,景色之美,诗人与友人游陂之乐,就连诗人当年也是才华横溢的,而今却才思

7、枯竭。诗人忆自己往日之幸,实是在忆国家之幸,叹自己今日之衰,正是叹国家之衰。以此诗做结,更添无限感慨。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不断闪现正如电影中不断穿插的镜头,丰富着所要表达的东西的同时,也唤醒我们的情感体验。  三、平行的历史空间――历史和宇宙的对立统一  古人常以汉唐并举,杜甫在《秋兴八首》中运用的典故皆为汉事。第三首颈联“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匡衡对《诗经》的理解极为透彻:“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元帝时发生日食和地震,他引用《诗经》上疏,阐明政治得失。最终他被弹劾6“专地自盗以自缢”,被贬为庶人。刘向,本名更

8、生,“元帝即位,太傅萧望之,少府周堪荐更生宗室忠直,明经有行,擢为散骑宗正。为外戚许、史,史宦官弘恭,石显谮?澹?皆免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