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97287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课下是比特,课上是剧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下是比特,课上是剧场 1758年,自称日内瓦市民并以此为自豪的卢梭与居住在日内瓦的伏尔泰,因为一个剧院的建立,开始分道扬镳地争吵;一对在法国成名并被称为法国文艺复兴关键人物的巨匠,因为对科学和艺术的观念不同,而“大打出手”。从此,伏尔泰逢卢梭必反对,而卢梭逢伏尔泰必谩骂,伏尔泰称卢梭是疯子,而卢梭称伏尔泰是阴谋家。然而,最终得益的居然是两个人共同的对手――宗教势力。第一回合,宗教和保守势力利用卢梭成功地禁止了剧院的建立,并进而禁止了戏剧的演出。第二回合,伏尔泰成功反击,利用自己的影响成功地将《爱弥
2、儿》《忏悔录》指责为禁书,使得卢梭在法国和瑞士成为被通缉的对象。两个人争斗了一辈子,伏尔泰于1778年去世,就像红楼梦的判词一般让人嘘唏;同年7月,真的疯了的卢梭也去世,去世后的两人被安葬在法国的同一个圣殿的中心位置――先贤祠,继续他们的争吵。 两个人所争何物呢?也许下面这句摘自《关于戏剧演出给达朗贝尔的信》(让?雅克?卢梭)的文字,能够代表争论的核心:“有的人可以因为一个悲剧故事而痛哭流涕,但不会对生活中的一个可怜人表示同情。戏剧的发明不可思议地用所有那些我们并不具备的美德来满足我们的虚荣心。”
3、 也就是说,一直以伏尔泰为榜样和老师的卢梭,虽然面对共同的敌人(宗教和保守势力),但是也不能认同其精英和理性主义所代表的“百科全书”6派。以感性著称的卢梭发动底层民众走向街头,并以一面民族主义的旗帜,反对伏尔泰所代表的精英教育,而这个触发点恰恰就是伏尔泰支持建立的剧院和戏剧演出。 也许卢梭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演员,发掘孩子内心的特性和天才才是最重要的,进而,他认为伏尔泰所带来的“百科全书”似的文化解放,不仅不会解放日内瓦的思想,反而会毁掉这个城市。 卢梭与伏尔泰的争论集中在政府在文化中的作用。卢梭
4、认为,日内瓦作为一个小城市,政府用公共建设的经费,满足精英的虚荣心,不但会毁掉这个城市的经济,也会毁掉这个城市的文化。也因此,卢梭与伏尔泰的争论一直保持了下去,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没有谁对谁错,谁也离不开谁,难舍难分。在他们长达20年的争论中,我们没有看到宽容大度和君子风度,然而在对真理的追求中,也许这些品格上的东西实在太微不足道了。直到两位大师去世以后,法国人民才像迎接圣贤般将他们放置在法国最神圣的灵堂的核心位置。此后,他们也被人们认为是法国大革命最重要的精神导师。 在戏剧领域造诣很高的伏尔泰和卢
5、梭,用各自的一生演出了一出戏剧,影响了后世的哲学走向,而他们关于教育与戏剧的关系的争论却依然保持到今天。6 2016年9月20日,克罗地亚籍著名戏剧导演伊维萨来到了苏州科技城小学,近两年来,他已来到中国几十次。63岁的伊维萨刚刚从连任两届的国际青少年戏剧协会秘书长位置上退休,就像当年卢梭回到乡村一样,他来到了中国,用伊维萨的话来说,此后不准备回欧洲了。与几百年前的卢梭坚决地反对伏尔泰将法国的戏剧带到瑞典一样,伊维萨坚决地反对大量的、单一的英国儿童戏剧教育充斥中国。他更加反对的是中国的孩子用英语来演欧
6、洲的戏剧,“中国有那么多好东西,儿童为什么不用母语演自己的东西呢?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天才,为什么教师还要叫孩子演别人的技巧呢?” 伊维萨考察了北京、深圳、西安之后,深深地担忧中国日益火爆的戏剧教育,对乌鸦般的、讲座似的戏剧培训忧心忡忡。然而,来到苏州科技城小学、西交大利物浦附属学校,他对两所苏州学校的教育却赞不绝口。两所学校的校长都不希望进行精英演出似的戏剧教育,而是希望发挥每个孩子内心的想法来展开功能性戏剧教育,这与伊维萨要干的事非常合拍。在苏州科技城小学,当看到由校长参与设计的戏剧舞台时,伊维萨
7、非常激动,他说:“对于一个导演来讲,舞台就是我的家,一看你的舞台,我就知道到家了。”考察完所有的场所后,他对校长徐瑛说:“唯一遗憾的是,缺少几个小房间,那里是老师给学生讲故事的地方。” 功能戏剧对学生的作用自不必说,就连管理学大师德鲁克都认为:何必学管理呢,学戏剧和写作就够了。如果说这些年非常火爆的儿童戏剧教育就像当年伏尔泰将法国的剧场和戏剧引入瑞士,那么伊维萨今天谈的针对儿童的功能性的教育戏剧,就像当年卢梭针对每一个个性的孩子所观察并写出来的教育巨作《爱弥尔》一样,对中国来说,哪一个都不能少,且更
8、不能少的,是争论和背后的思辨。6 近些年,教育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在推广各式各样的样板工程,如国家工程示范中心、虚拟仿真示范中心、国示范、省示范、技能大赛等,这些都起到了激发学校的作用。然而,非常多的学校为了争取示范,造假、拼材料、以赛代教,大量的实验设备不是用于普通学生的学习,而是为了迎接评估,为了选拔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优秀学生,这越来越背离了教育的原来含义。更为重要的是,很多原本具有自己教学特色的学校,为了迎接评估,正在逐渐丢失自己的特色。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