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94389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中职学校升本衔接公共课改进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职学校升本衔接公共课改进探究 【摘要】本文对当前中职学校公共课教学现状进行反思,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及中职升本衔接的实际情况,探索中职学校升本衔接公共课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中职升本公共课课程改进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008-02 目前,中职教育越来越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其目的就是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专业实操技能。由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与普通高中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中职学校往往不太重视公共课教育。现阶段,为加快国家职业教
2、育的发展,部分地方院校着手开展对口中职升本的招生工作,但是中职升本学生的文化水平明显偏低,这无疑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鉴于中职学生的特殊性,中职学校改进中职升本衔接公共课极为必要。 一、中职学生公共课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课基础差。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公共课并未引起重视。目前,中职升本多为对口招生,在招生过程中多采取“笔试+面试”5进行择优录取,而且招生过程中专业技能的考查成绩占主要部分,这就使得中职升本的学生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即专业实操技能强、公共课基础弱。
3、对于中职升本学生而言,他们虽然是中职学生中的佼佼者,但踏入本科院校后他们无法适应本科院校注重学生综合水平发展的教学模式,这就意味着中职学校迫切需要改进中职升本衔接公共课教学模式。 (二)忽视公共课学习的重要性。中职学生大多是中考落榜的学生或者对文化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大多数想通过中职三年的锻炼学到一些社会谋生技能,这一心态决定了中职学生对公共课的忽视与排斥,导致中职学生普遍不重视公共课的学习。随着国家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很多本科院校开始实施中职升本对口招生,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不
4、断努力圆大学梦。然而,这些中职升本学生一进入本科院校继续修读学业,就会发现他们的专业实操的确强于普通本科学生,但公共课成绩远落后于本科学生,公共课挂科成为他们的常态,一旦这一状况持续发展下去,必定会影响这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在日常的教学安排中要引导学生重视公共课的学习。 (三)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职学生由于公共课基础差、忽视公共课的学习,导致在公共课的学习上流于形式,再加上很多学生在学校比较懒散,他们对公共课的学习一般都是以应付的心态对待,课后更不会花时间进行知识巩固,未形成良好的学
5、习习惯。在中职学校,学生基本上未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即使有部分优秀的学生通过本科院校的选拔升本,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基本上是采取“填鸭式”的模式,往往是为了应付短时间内的考试,并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这一不科学、不完善的学习必定导致学生在公共课学习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对当前中职学校公共课教学模式的反思5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培养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实操能力,忽视公共课的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后,我国职业教育走上一个新台阶,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
6、升入本科院校继续修读学业。当前,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沿用原有的教学模式,重专业课教育,忽视公共课教学,这就导致中职升本的学生升入本科院校后很难适应大学的上课模式,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中职公共课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强,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欠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教学模式古板,无法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同时,“填鸭式”的教学往往与社会实际脱节,与实际应用联系不紧密,使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严重脱节。
7、 三、中职学校升本衔接公共课改进措施5 (一)教学态度重视。新形势下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传统的教学形式已无法满足中职升本的发展需要,针对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职业学校必须从态度上重视公开课,而不是将公开课作为一项简单的教学任务。从目前中职升本的学生就读本科院校后的反馈情况来看,中职升本学生的公共课基础差,无法跟上本科院校的教学进度,即使本科院校针对中职升本的学生在公共课教学安排上降低了课程难度,他们依旧无法赶上课程进度。究其原因,因为中职升本学生的公共课已空白了三年,其公共课水平一直停留在初中阶段。因此,目前中职
8、学校必须从教学态度上重视公共课。首先,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消除学生对学习公共课的畏惧心理,消解学生认为学习公共课无用的意识。其次,教师应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加大情感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应认真观察学生的学情,关心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探究教学改革,真心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对职业充满热情。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要突出“语言文字运用”,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