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89671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合理期望:恰到好处的幸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合理期望:恰到好处的幸福 “王老师好!”一到教室门口,东东就冲过来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是我做的沙包,你看!”他歪着小脑袋,递过来一个沙包,充满笑意的眼睛里满是希冀。棕色的布料,细密的针脚,沙包肚子上画了一个黑红两色的小人,布面的晕染使画面显得很自然,下面还有签名,那歪歪扭扭的字迹和画配起来显得很有童趣。“这是你做的吗?太可爱了!”我端详着手里的沙包,情不自禁地夸赞。“是我在手工课上做的,送给你!”白里透红的脸蛋上有一份腼腆,更多的是自豪。还没等我说谢谢,就一溜烟跑回座位了。看着他那自信的样子,想起刚接班时的情景,一句“合理期望:恰到好处的幸福”出现在脑海里。
2、教东东这个班,也是因为东东。那一次区里调研,刚好抽到东东这个班,他考了个位数,也是全区最低分。于是在暑假分班的时候,本着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的态度,我背负着领导期冀的目光来到了这个班。还记得第一次进班,站在讲台前,我踌躇满志,准备用事实证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用行动为我的教学生涯再添辉煌的一笔。 找以前的班主任、任课老师了解情况,走访家长,查看以前的作业,课堂观察,请同学提建议,找孩子谈话……经过一周的前期调查准备,我给东东制定了详细的“拔苗”4计划。此后,你就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早读课,东东一到学校,就单独把作业送到我那里面批;
3、课堂上,我的目光总是有意无意在关注他,或突然停止讲课,或眼神示意,或敲敲他的桌面、摸摸他的头发;午饭后,在教室里一个一个地给他讲怎么记住新学的字,怎么才能背上一段话;放学后,在办公室和他用卡片“打牌”练拼读。每天我都会填写专门的家校联系本,反映他在学校的情况,家长则每天写上他在家的表现,给我过目。 两周,一个月……可是,我发现效果差强人意。今天通过拆字形、说字理、编故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记住的五个词,一夜过去只能写出一两个。习作,最多只能写出三四句话。因为弱视,即使戴着眼镜,也经常贴着书看字。更糟糕的是,因为我的开小灶,使他少了很多玩的时间,他越来越抵触。而他上课时频
4、繁的小动作,也因为我的过多关注,影响了我的上课情绪。现在对他的批评似乎都失去了效果。付出的没有得到希望的回报,使我深感失落。我抱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再次家访,家长也很疲惫。孩子妈妈说:“我不上班专门在家陪他学习,每天都为他的学习弄得鸡飞狗跳。人家晚上作业写到七八点,他做人家一半作业经常要写到十点多。”“从一年级到现在,我最怕接到老师的电话……我付出了这么多,真是恨铁不成钢啊!”孩子爸爸说:“我们也曾带他去医院检查过,医生说智商也没有明显偏低,只是书写有点障碍。现在我们家经常发生争吵,都是因为他的学习,毫无幸福感可言,真不知道
5、这样做是否值得。” 在家访回来的路上,我不停地问自己:“是我付出得不够吗?这样做是真的爱孩子,对孩子负责吗?”4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孩子不快乐,家庭也不幸福。不仅学业成绩提高很少,还失去了快乐的童年,而身心健康是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扪心自问,我的付出其实不是真的爱孩子,潜意识里是领导和同事的目光,教学的业绩,骨干教师的虚荣。而家长也是更多地关心别人的看法,自己的面子,专职陪学的付出。我们都扯着“爱”的旗子,但我们何曾考虑过他的感受。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写她曾像所有的母亲一样,希望孩子的作业能写得更漂亮一些,能得“三只老鼠”(一种鼓励),但是,泪水涌上了孩
6、子的眼睛,他咆哮着说“你总要我得两只老鼠三只老鼠,这么好那么好,我有时候也要得一只老鼠――我也有权利得一只老鼠,就得一只老鼠呀……” 记得在一次讲座中,一位老教授说过:“‘恨铁不成钢’首先他得是块铁,如果他先天是块木料,而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引导他成为优质的家具,而不是非逼着他成为钢。”过高的期望,只会带来过多的痛苦。也许每个孩子的成长有他自己的路径,我的各种“训练”,是一种粗鲁的干扰,破坏了孩子内心自我成长的勇气和力量。 于是我和家长再次沟通,既然这么多年全职太太也没有让孩子提高多少成绩,即使家长正常上班,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孩子的成绩还能低到哪里去呢?给孩子一个温馨
7、的氛围,给自己一个幸福的理由,重新定一个合理的期望值。要知道“上帝为每一只笨鸟都准备了一个矮树枝”。4 我不再给他单独开小灶,上课也不再刻意关注他,只是请他的同桌有时候给他一些善意的提醒。每天的作业,根据需要,让他自己选。一题也行,两题也可以,但是做要做好。他喜欢画画,就送他一些画册,推荐他读一些连环画。她妈妈也已经上班,也不再为他的作业时常动怒,大发雷霆。不管作业做多少,九点钟准时睡觉。 我不断地提醒自己,他只不过是暂时的学习能力没跟上,“多元评价”“以生为本”对他来说,目前就是不把他当作一个特殊的学生。很快,他的脸上有了笑容。每天自豪地把作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