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87076
大小:11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2
《《苏武传》中武帝“法令亡常”史实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苏武传》中武帝“法令亡常”史实考 “李陵劝降”是《苏武传》中的精彩部分,历来认为此一段是苏李二人人品高下的见证。但此段李陵说武帝“春秋高,法令亡(无)常”,包含史实众多,李陵并未详细列举,给后人留下了诸多空白,读者无法从具体历史事件中真正理解到武帝的“法令亡常”。通过挖掘这段历史,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苏武的家国情怀,而且还能真正理解李陵的为人――李陵为什么要投降?如何理解李陵的“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等等。 那么武帝在位的几十年中究竟杀了多少人?有统计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任用了十三位丞相,三位被杀,三位被逼自杀,如窦婴、庄
2、青翟、刘屈?拥?;太尉、大司马(类似今天的国务委员)卫青等人;列将军霍去病、金日?、上官桀等;至于其它的如郎中令、卫尉、太仆、内史等官员被杀的更多;尤其是著名的“巫蛊之祸”,“京师流血,僵尸数万”(班固)。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选择其中的几例来说明武帝的确是“法令亡常”,滥杀无辜。 一.窦婴被杀 窦婴之事在《史记?魏其武安后列传》及《汉书?窦田灌韩传》(下同)中均有详细记录。窦婴为文帝皇后窦氏侄子,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中立有大功。景帝时任大将军,武帝时任丞相,与之冲突的另一人是田?`。田?`为景帝皇后同母弟也,武帝之舅,虽未有
3、战功,但属新贵。 10田?`与窦婴的冲突有两次,一次是窦婴的朋友灌夫之姊去世,拜访田?`。田?`不仅没去吊唁,反而提出正准备约正在服丧的灌夫一起去看望窦婴。虽在服丧期间,但为了好朋友,灌夫答应了此事。但第二天,田?`不仅没有到,还告诉前来催促的灌夫说:“那是我昨天的酒话,不算数。”最后虽然勉强去了,但去的路上慢慢前行,显然不考虑“自旦至今未敢尝食”的窦婴。这既是对窦的戏弄、蔑视,又是显出自己的权贵。更要命的是田?`看中了窦婴城南的私田,在被拒绝后,田?`便以“灌夫在颖州横甚”,要法办灌夫;窦、灌便以田?`与刘安密谋为天子之
4、事回击(《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虽然最后二人和解,但二人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已是昭然若揭。 不久,田?`要娶燕王女为夫人,酒席上,灌夫借行酒对方不合礼义为名大闹酒席,被田?`抓捕,灌氏支属“皆得弃市罪”。窦婴挺身而出,极言灌夫战功,又酒后之过,罪不至死。武帝明知二人有隙,又均为心腹大患,因而先是让群臣商议,然后又告知当今太后。太后自然偏袒田?`,以绝食相威逼。窦婴自知事情不好,搬出景帝免罪遗诏,但尚书又未查出遗诏的副本,结果以“矫诏”治罪,汉元五年十月灌夫及家人被杀,十二月最后一天,窦婴被杀害于渭城(咸阳)。 窦婴被杀,
5、一是田?`在朝中诬陷他谋反,更主要是“矫诏”之罪。以情理论,“矫诏”恐怕是人为的设局。试想窦婴是为救灌夫而拿出前朝遗诏,假若没有“遗诏”10,虽不能救灌夫,但自己不至于死。而曾为丞相的他,难道就不知道矫诏的死罪吗?他为何犯了一个既救不了灌夫又要搭上自己性命的低级错误呢?再说,他的被杀为何放在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因为汉代春天大赦。窦婴战功卓著,于刘家有功,罢相后,随遇而安,与当朝皇帝并无矛盾,因此说这是田?`的故意安排,固然有道理,其实这背后仍有武帝的影子。 窦家势力延及文景武三朝,势力强大,而田王家(武帝时太后王氏之母曾改嫁
6、田氏,生田?`,二人同母异父)为新生权贵,以田?`为代表。田?`为相后,为非作歹,武帝也仅又说一句:“你为何不把我的武器库也拿走”了事,不敢治罪,窦田在朝野势力的强大,对于刚登位不久的武帝来说,都是心腹大患,因而他乐意看到二股势力的拼死搏杀。所以他可能明知窦婴被冤被杀,也坐享其成。因为一股势力消失了,等于让自己腾出手来专心对付留下的一股势力,以巩固自己的地位。更何况窦婴被杀后,田?`也惶惶不可终日,精神错乱,暴毙于家中。半年时间两股与朝廷抗衡的势力土崩瓦解,虽说这件事不一定是武帝的布局,但一石二鸟的效果,不能不说是武帝最想得
7、到的结果。而仅此事窦家有一百多人被杀,灌夫全族被杀,人数恐怕不在少数。 二.庄青翟自尽 庄之自尽,不得不提到张汤。张汤办过不少大案,如“治陈皇后巫蛊狱”“淮南衡山反狱”(均见《汉书?张汤传》(下同),树敌众多。但此人十分贪婪,与商人田信等人官商勾结牟利;又为官倨傲。前任丞相坐盗孝景帝园田下狱自杀后,张常常以丞相自居,凌辱当时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朱买臣、王朝、边素三长史,且在武帝提拔太子少傅庄青翟为丞相时内心嫉恨,意欲设法构陷,因此他为自己树了强敌,也为自己掘好了坟墓。 10前115年,文帝陵被盗,负有守陵职责的丞相与负有追
8、查责任的张汤,共度难关。最初二人商定一起向武帝请罪,但在武帝面前,张却一言未发,这样矛头一下子集中到了庄的面前。武帝让张追查此事。张以为机会来了,暗召御史,唆使他们如何办案,如何定案,把责任全推在庄的身上,定他个“明知故纵”罪,最好是不仅要免相,甚至要置之于死地。而御史中有人将此泄露给了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