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文学概论讲义 第七讲 文学形象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概论讲义 第七讲 文学形象

ID:31461561

大小:6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0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概论讲义 第七讲 文学形象_第1页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概论讲义 第七讲 文学形象_第2页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概论讲义 第七讲 文学形象_第3页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概论讲义 第七讲 文学形象_第4页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概论讲义 第七讲 文学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概论讲义 第七讲 文学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第七讲文学形象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形象的特征、文学意蕴的层次;2.掌握典型理论;3.掌握意境理论;4.理解审美意象的含义、类型、基本特征。知识谱系:讲义:第一节文学形象层面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本节论述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论述文学形象的三种理想形态: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文学意象的。一、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问题本文(text),又称文本,是当前世界文论的一个常用词,值得留意。中外文论都把文学作品的本文看作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中国古

2、代《周易·系辞》提出过“言、象、意”三个要素。三国时著名经学家王弼更为详明地理清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人们首先接触“言”,其次窥见“象”,最后才意会由“象”表示之“意”。现代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把文学作品的本文由表及里地分为五个层面;一是声音层面,二是意义单元的组合层面,三是被表现的世界层面,四是观点层面,五是形而上性质层面。这也可说是四层面说,因为最后的“形而上性质”并非一切本文的必须要素。这种划分融合了内容与形式的界限,五个层面层层深入,互相沟通和互为条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为王弼“言、象、意”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完善。以上中西文论的本文层次研究,为我们分析本文层次开启了一条新思路。问:中国《

3、周易》提出过怎样的本文要素?答:中国古代《周易·系辞》提出“言、象、意”三个要素。问:王弼是怎样论述本文层次的?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中华汉语学习网www.100hanyu.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答:三国时著名经学家王弼较为详明地理清了《周易·系辞》提出的“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人们首先接触“言”,其次窥见“象”,最后才意会由“象”表示之“意”。这样全面的本文构成观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二、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文学作品的本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文学话语层面。这是文学本方首先呈现

4、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话语系统。第二,文学形象层面。这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话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生活图景。第三,文学意蕴层面,这是文学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层面,属于本文结构的纵深层次。请看唐代杜牧的诗《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本文由一组汉语词汇组成,28个词组成4个句子,由这4个句子组成诗篇。诗人为着准确而生动地表述自己的体验,不得不最终按照一定的规则而精心选择和创造了这些语句――这就是文学话语层。读者正是通过这一层面而想象出它所创造的形象――这就是文学形象层面。除了首先聆听或阅读话

5、语层面本身,读者又如何能进入文学形象层面呢?今天的读者已与杜牧的时代远隔千载,但却能从他留下的这些话语层面中,读到他那依然鲜活动人的形象体验:千里江南,听不尽莺歌燕语,赏不完柳绿花红。依水有村,傍山有城,一面面酒旗迎风漫舞。那南朝以来的四百八十座佛寺啊,楼台曾经何等壮丽恢宏!如今却悄悄伫立烟雨中,只留下难以追忆的一片朦胧!当然,稍有文学史知识的读者都会知道,诗人并不以此单纯抒发一己感慨,而是别有一番深层意蕴:南朝统治者耗竭人力财力营造的大批佛殿经台,如今还悄然掩映在朦胧烟雨中,可统治者们又到哪里去了呢?这应属于这首诗的深层意蕴。问:文学本文由哪些层面构成?答:文学本文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文学话

6、语层面,这是文学本文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话语系统;二是文学形象层面,这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话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生活图景;三是文学意蕴层面,这是文学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层面,属于本文结构的纵层深层次。问:文学话语有哪些特征?答:文学话语有三个特征:1.内指性,这是说文学话语并不直接指向语言以外的外部世界,而是往往返身指向语言的内在世界本身;2.心理蕴含性,与普通话语侧重于运用语言的内在职功能而削弱其表现功能不同,文学话语则突出其表现功能,从而蕴含着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和想象等心理体验,正是这样,文学话语比普通话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3.阻

7、拒性,这是说文学话语应是那种打破语言常规、有着扭曲或变形效果、为人所陌生但又能引起审美注意和兴趣的新的话语形态。第二节文学典型•文学典型本节论述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文学典型。谈三个问题:典型论的发展、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典型论的发展典型是西方文论创立的概念。它经历过大致三个发展阶段:第一,17世纪以前为类型说主导阶段,强调典型的普遍性和类型性;第二,18世纪以后为个性典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