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48481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浅议农村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农村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 摘要:农村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对农村地区较城市课程资源相对短缺状况进行有效弥补。目前开发乡土课程资源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试图通过对个案学校的访谈调查,并结合文献法、理论分析法等方法,探索当前我校研究的现状,进而把握当前农村小学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状况,最终为农村小学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法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地方资源;开发 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特征
2、。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课程资源也称为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学校对课程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科书”。现在看来,这种观念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素质的要求,更不能适应学生学习广泛而丰富多样知识的需要。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地方课程资源,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4 地方课程资源是宝贵的
3、资源,是因为它真实、易触摸,价值高、可信度高、生命力强。就广大的农村而言,各地都有自己的一方水土和风俗,都有着地方特色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开发,为学生构建活跃、轻松、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自主、合作、探究获取知识的渠道,为学生搭建将课本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平台。指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使学生在身临其境、潜移默化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探索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的途径。教师作为课程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善于
4、发现、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途径,使我们的课程植根于现实生活,具有长久不息的生命力;教师还要做开发与利用资源的有心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乡土材料,增加实践的机会。根据学校技术装备与师资情况,除按教体局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外,学校将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技术方面的理论,并不定期地请专家对课程研究实施的过程进行指导。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系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定期举行观摩课,进行备课评价,采取抽样问卷调查法,搜集研究资料,领导教师共同探讨
5、实验情况,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4 基于信息技术能够开发并积极利用地方课程资源。铜陵作为中国古铜都,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悠久,可做地方课程资源的内容数不胜数,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与积极主动的意识,让学生感到课程就在身边。我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多方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农村学校的课程资源在图文、影视、会议、场馆、街道等资源方面明显劣于城市,但农村学校在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资源又明显优于城市学校。如,我们西联乡的再兴圩萝卜、太平街烧饼、石佛山庙等均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例如,六年级的
6、《家乡推介发布会》的实践活动,因为这是他们身边的事物,他们会通过调查、参观、访问、实践等学习方式去了解家乡的特产,而且在“新闻发布会”上会滔滔不绝。 由于我校所在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有自身特点,因此开发地方课程资源,要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在选择课题方向,确定指导力量,获得信息资源的途径时,制定适宜的办法。普查是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基础工作。课程资源充足是地方课程成功的要素,因此,我们积极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和途径摸清本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做了一次较彻底的普查,充分占有资料。课程资源的筛选是在普查的基
7、础上进行的。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时,首先注意分析我校的情况,找出自己的优势、文化特色,使地方课程既能依靠现有的优势,又能使本地经济文化特色得到进一步凸现和发展。不论何种类型的课程资源,不论是校内的还是校外的,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只要对地方课程的建设有利,都应“拿来”,为下一步的提炼做好准备。所选的资源并不是都能利用,必须进行进一步提炼才行。这是地方课程资源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的关键一步。 三年来,我们按部就班地实施第一批专题任务:“钟仓排灌站专题”“再兴圩农产品专题”“石佛山庙专题”“美好乡村专题”,
8、指定专题负责人,教师全员参与。本课题负责人负责整个课题研究工作,并组织管理好各个专题的正常活动,专题负责人负责每一专题的正常开展,并组织管理好本专题的研究工作。我们注重过程管理,及时总结研究情况,开发的“钟仓排灌站专题”“再兴圩农产品专题”“石佛山庙专题”“美好乡村专题”正在完成编册,正拟开辟新的专题。4 通过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我校教师的教研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有关课例、论文、活动的评比中,我校教师频频获奖:童智慧老师2014年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