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48207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摘要:现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既存在社会融入困难的现象,又具有乐观、独立、宽容等积极的心理品质,这些积极的心理品质使流动儿童在城市中顺利地扎根生活,并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因此,深入挖掘并探讨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这必然有助于研究者摘掉长久存在于流动儿童身上的负面标签,并使得流动儿童在发展中形成更阳光的人格和更强的社会适应力。 关键词: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方式 一、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媒介――心理资本4 心理资本作为一个复合型
2、的概念,自Luthans提出以来,受到了较多学者的重视。在已有研究成果中,心理资本较多被应用于企业员工的培训和工作效能上。随着学者研究的深入,心理资本开始被应用在教育中,用于促进培养儿童的自信心、进取心等积极心理品质。因此,心理资本是能有效地帮助个体成长并提升个体行为绩效的积极心理力量。在概念内涵上,心理资本由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四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构成,亦有研究表明,这四种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有效地提高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质量。基于此,研究流动儿童的心理资本及其与社会融入现状便具有了明确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流动儿童作为随父母
3、务工而被动进入城市的群体,往往很少受到家庭的关注,易出现社会融入问题。儿童是家庭的核心,也是国家的未来,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解决,就必然影响其父母在城市务工的状态。显然,这对流动人群的家庭幸福和社会整体和谐稳定都是大有裨益的。但是以往研究往往倾向关注流动儿童负面行为及不良情绪,强化了“流动儿童便是负面儿童”的标签形象,忽视了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勇敢、向上”的积极精神和勇气。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积极资源,对流动儿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我国学者已经对其有了认识,并开始了初步的探索性工作。已有学者从流动
4、儿童学校适应角度出发,构建其心理资本的测量工具。在构建流动儿童心理资本的测量工具时,研究者把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心理资本定义为流动儿童在学校背景下,为了适应学校活动在处理自身或者外在所遇到的问题时所具有的积极心态或心理能力。可以说,这种定义恰当地关联了心理资本和社会融入两个核心概念,也为学者进一步地研究心理资本和心理弹性的关系提供了铺垫。但是,不同学者所编制的流动儿童心理资本测量工具在内容结构上存在偏差,从流动儿童学校适应角度编制的心理资本量表包括自我效能、人际沟通、诚信、感恩四个维度;而林铮铮编制的《流动儿童心理资本问卷》则认为
5、流动儿童的心理资本可分为乐观、韧性、自我效能感及希望四个维度。研究发现,流动儿童总体心理资本较高,并在心理资本总分,乐观、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非流动儿童。同时,流动儿童的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地区、年级差异。此外,流动儿童心理资本水平能正向预测社会身份认同,也能正向预测学校适应性。 虽然目前有关流动儿童心理资本及其社会融入的研究成果不算丰富,但为研究者培养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现状提供了必要的佐证。 二、培养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方式4 第一,切实地注意流动儿童的个体特质,尽量引入个性化灵活化的培养方式。
6、每个儿童都是一朵独一无二的花。特别是,在培养个体的某种品质或行为的时候,不能过度强调集体取向的模板化培养方式。 第二,从实际生活情景出发,关注流动儿童社会交往网络对心理资本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还应重视群体及个体层面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程度。传统身份认同或心理资本的研究倾向使用问卷法、访谈法或实验法,在实验室情境下获得数据,据此抽样数据推断出研究对象的基本状况。这种研究方法的视角往往更多关注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现状,却很少关注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关系所影响的社会交往网络。对流动儿童社会交往网络的研究,将使研究者跳出原有的视野
7、局限,在群体层面上探讨不同身份认同的流动儿童是否会依据身份的差异选择同伴交往,这种交往关系会怎样地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资本。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具有相似交往网络模式的流动儿童是否存在相似的心理资本。这样的方式,必然能够更好地在培养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时,达到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 三、制订可应用于实际教学和政府政策中的流动儿童心理资本促进方案 理论源自实践,也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流动儿童心理资本促进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将聚焦于流动儿童的生活现状和当前政府对流动儿童安置的政策实施细节。同时,培养方式将能够进一步保证研究者在方案实
8、施过程中,进一步分析外在环境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影响。这种培养方式的实施,也符合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理论,更能够使研究者从家庭和学校这样的微观环境出发,逐步地过渡到宏观的社会环境中。4 参考文献: [1]林铮铮.流动儿童心理资本、社会身份认同与学校适应性的关系研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