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46190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0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的外籍华人(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的外籍华人(三) 丁肇中――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丁肇中(1936,1,27-),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台湾研究院院士,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 丁肇中1955年考进我国台南市台湾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1956年他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修习工程学、数学和物理学,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博士学位。 1963年他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5年成为该校
2、讲师,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1977年起任托马斯?达德利?卡伯特讲座教授,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丁肇中从事高能实验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y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他做出的贡献主要有: 测量电子半径――7早在1948年,理论物理学家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的理论,得出电子是没有体积的结论,但是到了1964年,实验物理学家经过实验得到电子半径为10至13厘米的实验结果,随后,多个物理学家同样也得到这一实验结果,这就是说,发生了实验与理论不相符合的情况,1966年,丁肇中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做了这个实验,发现电子
3、的半径确实小到不可测量,实验的结果完全符合电子半径为零的理论推测,证明以前那些科学家的实验结果都错了。 发现J/ψ粒子――20世纪70年代初,物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世界上只有三种夸克,用三种夸克的理论就能够解释粒子物理学中的所有的现象,1974年,丁肇中提出了“寻找新粒子与新物质”的实验方案,可惜未能被多数物理学家们重视,但他执着地求索,终于在实验中发现了新粒子,丁肇中把这种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与此同时,美国科学家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粒子称为J/ψ粒子,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5000倍,这表
4、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3种夸克来解释,而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来解释,J/ψ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被国际高能物理学界誉为物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76年丁肇中与里希特因此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证实胶子存在――在物理学中,理论上认为夸克之间的力是胶子传递的,如果胶子是存在的,那么在高能正负电子对撞的实验中就会出现三个喷注的现象,如果胶子不存在,那么只会有二个喷注现象,1979年夏,丁肇中在实验中果然发现了三个喷注的现象,为胶子的存在和量子色动力学提供了实验依据,1981年起,他组织和领导了一个国际小组一
5、一包括中国在内的约13个国家近400名物理学家参加的IJ3组,在欧洲核子中心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寻找新的基本粒子及其粒子物理的新现象。 探索反物质――7反物质的存在,是1928年由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推测出来的,1933年他因此获得诺贝尔奖,假如宇宙是大爆炸来的,有物质,也有反物质,有没有由反物质组成的宇宙7,如果反物质宇宙存在,它会在太空中发射出反氦或反碳等原子核,这些反原子核会穿过太空接近地球,我们应该能够在太空中探测到,因此,实验需要到外太空去测量带电粒子,需要用测量磁场的方法来确定它们,1998年6月2日,美东部时间
6、凌晨6时零9分,发现号航天飞机腾空而起,机内载有中、美等国共同研制的“阿拉法磁谱仪”进行运行实验,此举揭开了人类第一次到太空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的序幕,阿拉法磁谱仪实验是一个大型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实验由丁肇中教授领导,包括美国、中国、意大利、瑞士、德国、芬兰等国家和地区的37个研究机构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参加,仅中国参加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就不下200人,其目的是寻找太空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2013年4月3日丁肇中及其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团队宣布,借助阿尔法磁谱仪已发现40万个正电子,这些正电子可能来自人类一直寻找的暗物质。 丁肇中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还有:反
7、氘核的发现;精确研究矢量介子的实验;研究光生矢量介子,证实了光子与矢量介子的相似性;u子对产生的研究;u子电荷不对称性的精确测量,首次表明标准电弱模型的正确性;在标准模型框架内,证实了宇宙中只存在三代中微子等。 丁肇中除了1957年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奖外,1976年、1977年又先后荣获美国政府洛仑兹奖、美国工程科学学会埃林金奖章,1988年还获得意大利政府特卡斯佩里科学奖、意大利陶尔米纳市金豹优秀奖及意大利布雷西亚市科学金奖章。7 丁肇中虽然人了美国籍,但他深深地知道他的根在中国,他情系中国,是首次用中文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发表演讲的科学家,为了
8、中国高能物理的发展,他不辞辛劳,远涉重洋,多次来大陆从事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介绍国际高能物理的发展,努力促进国际物理学界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