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ID:31445262

大小:10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0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1页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2页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3页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4页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有效”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学校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不轻松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话题之一。  1.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帮助建构学生间团结互助、理解合作学习空间,以集体激励策略进一步缩小学生间的心理距离  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实践:  1.1交流讨论式。如在作文课进行立意训练时,让学生围绕“谈吃一堑长一智”这一作文题展开讨论,看哪个小组找到的立论角度最多。一石激起千层浪,小组内外气

2、氛热烈,许多角度被提炼出来:吃一堑未必长一智:吃一堑就只能长一智吗?长一智非要吃一堑吗?智慧的火花在迸发,理解的宽度在扩展,认识的深度在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讨论中得以培养和增强。  1.2鉴赏评述式。在内容上可以分为课内外文学作品评述和习作评析。  1.3演讲辩论式。就文学作品或学生习作中有争议的问题,组织演讲和辩论。如:“怎样认识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5设置正反两种论点: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虚假的;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真诚的。以此作为辩论的中心话题,让学生结合实例,写演讲、辩论的提纲。学生在挖掘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在激烈的

3、论辩中,大家交流思想,提高认识。  2.发散提问,引导思维  高中语文教材中每一个章节、每一篇课文的设置都有目的,教师要在教学前深入研读课本,准确找到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动向,让其在感悟课文的同时学习语文知识和掌握语言能力。课堂上引导学生思维的最佳方法是提问,但教师需要注意设计的问题既要符合学生的思维模式,又要有鲜明的指向性。例如课文《过秦论》作为一篇政论性散文,其篇幅较长,但由于写作时间为汉代,句式骈散结合,特殊句式不多,容易理解,用词较简单,并无重要考点,且课本中并不要求背诵全文。教师需要思考其教学目标――议论文

4、的写作方法,这样可以在教学中针对此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具体提问如下:  2.1自行阅读全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其分成几个大段,概述每一大段的内容。  2.2第二段对于除秦以外的六国评价颇高,第四段对陈涉其人的评价很低,作者意图是什么?  2.3本文的论点、论据、论断分别是什么?  2.4根据文章体裁、内容和作者身份推断,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文章结构与表达方式上,并积极总结议论文写作技巧,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3.教师、生生之间平等对话  3.1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接受式”5的教学模式注重对教材的分析,教

5、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上学生只要回答老师的问题,和老师呼应,就算是比较成功的课。虽然给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但学生对文本究竟理解到什么程度,并没有受到教师的关注,由于学生对文本没有深入阅读,经常造成课上教师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反而会挫伤学生创造性阅读的积极性。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把阅读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研读课文,与文本对话。  3.2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前,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文本,与文本深入对话。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问题意识,对文本提出深刻的问题,并且预想到学生提出什么问题,什么问题学生提不出来

6、;什么问题同学之间能够解答,什么问题需要教师解答,这样才能进行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  4.运用例说  例如鲁迅的小说《祝福》,作者故意不把杀害祥林嫂的主凶明显地提出来,以此表示封建制度的毒害已经广泛而深刻地浸透到每个人的精神。作者的意图,在于更进一步地说明,封建制度的毒害,已不仅限于诸如严刑酷法、杀人放火等,还是让诸如夫权、族权、神权和一切并不成文的风俗习惯,牢牢地拴住人们的思想。这样深刻的主题,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在讲解课文之前先创设情境,组织观看电影录像《祝福》。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被剧情牢牢吸引,被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深深打动。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提出

7、问题,引发思考:为什么这样一位勤劳、善良、坚强的劳动妇女会被“病态社会”5摧残致死?引发疑问后,让学生熟悉小说的情节结构,了解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再进一步引发:是谁杀害祥林嫂?我用投影打出简要提纲:杀人者:一是鲁四老爷,二是她的婆婆,三是赶她走的大伯,四是村民,五是柳妈,六是“我”。以这样的“问题”为突破口,一下子就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他们纷纷积极投入教材,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看法。特别是,柳妈、“我”对祥林嫂是有同情心的,为什么也促成祥林嫂走向死亡?这样一环扣一环,问题步步深入,学生的探究热情越来越高涨,思维越来越活跃,最终圆满加深对《祝福》主题的

8、理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5.指导学生做好笔记5  笔记的类型与功能从学习功能上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