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ID:31441729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改革的思考与探索_第1页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改革的思考与探索_第2页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改革的思考与探索_第3页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改革的思考与探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改革的思考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目前,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教育,往往片面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公共基础课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其次就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与探索。  关键词: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教育改革  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都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主观上对“以就

2、业为导向”等办学理念的认识偏差,一些高职院校片面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公共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致使其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日益被边缘化,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一、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公共基础课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素质教育的主体功能,是所有专业学生都应该学习的文化、素质类通识课程。  1.促进专业学习,提高专业技能。4  公共基础课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比如,人文素质及语文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数学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

3、的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英语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国外相关专业的理念与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以上能力对于学生专业的学习、专业技能的提高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培养专业兴趣,稳定专业思想。  公共基础课通常针对的是大一新生,大一新生由于刚入校,对于大学生活不熟悉,思想不够成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解不透彻,专业兴趣往往还没有形成,这就需要公共基础课老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做好专业引导,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将来的就业方向。  3.培养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若只强调学生的专

4、业技能,忽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那么其将来的就业渠道和工作岗位可能就会受到限制,也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教育要注重对学生适应社会及环境变化、技术革新等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譬如再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管理能力等,都依赖于公共基础课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现状  目前,各高职院校通常是把公共基础课作为必修课开设,都知道这类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安排和教学过程中,公共基础课往往处在不被重视的边缘地带。4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相对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来说

5、比较基础,它的作用难以快速显现,需要潜移默化的长期积淀,才能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这就导致很多院校更多的是强调职业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重视对学生职业转换能力、再学习能力、适应科技发展等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主要依赖于公共基础课实现,但现实是一些高职院校忽视了公共基础课的重要作用,师资配备不充足,缩减课时,使其作用难以发挥。  三、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思路与探索  1.强调公共基础课的价值和作用。  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机融合的整体,公共基础课是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专业课是对公共基础课的提高。因此,只有充分认

6、识公共基础课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使其更好地为专业建设服务,才能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岗位的变化,终身只从事一项工作已几乎不可能。高职学生要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就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广阔的知识面,公共基础课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提高职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提供发展空间。  2.教学内容要与专业衔接。  公共基础课通常有完整性,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把握“必需、够用”两个原

7、则。“必需”强调的是教学内容对后来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能力提高的必要性;“够用”4强调的是所获知识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时能够加以指导。在实际教学中,努力做到从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契合点出发,力求做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如高等数学可着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应用写作能力;计算机基础课则强化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等。  3.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公共课的考核,都是通过学期末一份书面水平试卷对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只是对

8、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忽视了对其能力的考查。因此,要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重点考查学生对于能力的掌握和提高。从内容方面,相应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题,重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形式上,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