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41538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非议“熟能生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非议“熟能生巧” 【摘要】“熟能生巧”是对程序性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转化阶段”的形象描述,实现“熟能生巧”是有前提条件的,不顾前提条件的反复训练,只会使信息技术的学习变成机械模仿。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对此谈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熟能生巧;非议 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市是中考学科,成绩加入文化成绩总分,而在很多课堂上,教师以为只要反复练习,学生就肯定能掌握相应技能,也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结果怎样呢?经过反复练习,学生似乎会做了,但题目稍微变化学生就不知道如何下手。学生对题目“熟”,却没有“生巧”。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实现“熟能生巧”需要前提条件
2、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包括三个阶段:陈述性知识阶段、转化阶段、自动化阶段。“熟能生巧”是对“转化阶段”中的大量练习的形象概括。通过“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学生需要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构建“命题网络”。例如,在EXCEL的单元格合并居中的学习中,有两道题目:“将工作表中的标题设置为居中对齐”和“将工作表中[A1:F1]单元格文本设置为居中对齐”。讲解时将这两道题目进行对比,找出其相同点:都是设置对齐方式;然后查看菜单,发现其属于“格式――单元格――对齐”中的相应设置。再依据EXCEL菜单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格式――4单元格(数字、对齐、字体、边框、图案、保护)。 这样就在学
3、生的知识结构中添加了“对齐方式”相关的题目,形成命题网络。如果学生在练习时,没有将题目纳入到“命题网络”中,仅讲道题练一道题,没有将类似的题目进行对比和变式练习,学生练习的越多越容易混淆。学生在反复练习后就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学生总是在问:老师,这道题在哪个菜单里操作? 信息技术中的技能学习属于动作步骤学习的范畴,但如果没有相应的模式识别学习作为基础,学生仍然难以掌握该程序性知识。例如,在EXCEL的练习中有下面两道题目: ①将标题的文本对齐方式设为居中。 ②将单元格区域[A2:A10]的数字类型设置为文本型。 这两道题目教师看似乎没什么相似点,但学生在反复练习
4、后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如果上述两题同时出现,有部分学生总是只能做对其中的一题。观察了学生的操作后,发现学生在第①题的操作中将“数字类型”也设置成了“文本型”,其实只需要设置居中即可,学生进行了多余的操作。为什么会这样?询问该生,原来学生看到题目中有“文本”就将“数字类型”设置为文本型,看到“居中”就设置对齐方式为居中。这是学生在没有理解概念,模式识别学习的基础不牢的情况下反复练习,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实现“熟能生巧”需要注意的关键步骤 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获得技能,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熟能生巧”4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以下几点:
5、 1.形象化学习,夯实模式识别的基础 例如,在WORD操作中让学生进行页面设置的题目学生一般都会做,但这道题往往会在设置艺术字之后,学生没有取消对艺术字的选中就打开“文件”菜单,这时发现页面设置是灰色的。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先选定后操作”的操作原则,如果教学中教师仅反复讲这个操作原则,效果并不太好。但教师给合本例和段落操作等一系列的例子,再让学生理解“先选定后操作”的原则,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在学习WORD中的“行距”设置和“段前段后间距”设置时,学生容易混淆,这时教师以具体的段落中的位置进行讲解,效果比直接让学生记住怎么操作要好的多。 2.从“命题”学习转变为“命题
6、网络”的构建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非常容易就题讲题,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就讲什么样的操作。这样的教学导致即使学生学了很久,也常会问老师如何操作,也就是所谓的“不讲不会,一点就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建构很好的知识结构,遇到问题不知道该问题属于哪一个类别,当然也就不知道如何操作。为了有效的解决该问题,就必须将“单题教学”的形式转变为“题组教学”的形式,以构成“命题网络”。 例如,在WORD的教学中,段落的特殊格式设置与行距设置、段前段后间距设置、段落的对齐方式设置在同一个对话框中,这样的题目在格式――段落对话框中,应该属于一组;字体、字形、字号、字符间距在格式
7、――字体对话框中,则属于另一组;在“字体”组与“段落”组都熟悉以后,应再引导学生构建更大的“命题网络”,即“格式”4组,让学生理解“格式”菜单中存放的是与格式有关的命令。 3.训练提取“问题链”,激发问题意识,积累“条件化”的知识 在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问题解决是一种有效的途径,通过问题解决,使知识“条件化”,学生掌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要求,就进行什么样的操作。这样,所积累的知识才是随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在信息技术中的教学中,训练学生提取“问题链”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例如,对于以下两道题目: ①将标题的字型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