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一节为例谈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

以《质量》一节为例谈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

ID:31438817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0

以《质量》一节为例谈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_第1页
以《质量》一节为例谈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_第2页
以《质量》一节为例谈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_第3页
以《质量》一节为例谈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_第4页
以《质量》一节为例谈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质量》一节为例谈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质量》一节为例谈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  摘要:课堂生成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已经被教师广泛接受和重视,教师要为课堂生成采用相应的策略。实践告诉我们联系生活有助于学生生成新知,而开放的课堂则为生成创造了条件,教师还要善于将错误作为重要的生成资源,在遇到意外状况时做出合理处置使课堂生成更多的精彩。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16)10-0063-3  引言  一节精彩的好课往往既要有充分的预设,也应该呈现出动态的生成,课堂教学就是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以课前预

2、设为基础的动态生成过程。有时教师的预设使生成“水到渠成”,有时教师也要用教学机智去面对一些非预设性的问题使生成“左右逢源”,课堂教学在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向前推进,学生在活跃的思维状态下建构起知识体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又展现了真实的课堂。本文将以沪科版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质量》为例谈一谈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  1联系生活,生成新知  生活是初中物理大部分学习素材的源泉,把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物理问题用于课堂交流,既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6的课程基本理念,也拉近了物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

3、学生的认知特点,帮助学生生成新知。在《质量》一节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对出示的扳手、螺栓、木桌、木凳、汽车轮胎、自行车轮胎等物体进行分类,引导学生认识钢铁、木材、橡胶等物质。让学生知晓物体均是由物质组成,再通过同种材料制作的物体间的比较使学生意识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从而引出质量的概念。课堂教学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体开始,帮助学生最终认识什么是质量,不是将概念硬邦邦地塞给学生,一切显得自然顺畅。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可以使教师做到以学定教,提高课堂效率,关注生成的新的物理问题,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实际上,学生在学习《质

4、量》前对相关的知识已有所了解,在课堂上笔者请他们“从物理的角度,说一说你所了解的质量”,学生的一番踊跃发言之后,学情基本被清晰地勾勒出来,他们熟悉质量的一些常用单位,如:千克、克以及在我国的日常生活中用得较多的“斤”,甚至也有学生提到盎司,也知道一些基本的单位换算关系,接触过一些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所以笔者考虑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体验不同物体的质量,请学生感受并猜一猜苹果、鸡蛋、1元硬币等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看谁猜得准,一阵热闹后,再利用一台便携式的电子秤让学生自己动手称一称物体的质量,从而获得直接的体验,进而出示一些物体,请学生填上合

5、适的单位,最后教师展示宇宙质量尺度的数量级。学生通过体验和感悟生成新知,对质量的认识更为准确和深刻。正如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6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而往往学生与周围环境长期作用形成的对生活现象的认识和知识经验构成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我们在教学中应善用其中的积极因素,从生活走向物理,实现概念的重建。  2开放课堂,促进生成  《物理课程标准》提出“教师需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并使学生尽量有合作、交流、调查、质疑、辩论的机会,教学中教师

6、要与学生积极互动”,笔者认为这里所提到的“教学环境”就应体现在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开放、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自主讨论呈现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和大量的细节,促进课堂生成。笔者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也力图创设这样的教学环境,例如:学生们在设计实验探究物体状态变化对质量是否产生影响时,有的学生从书本中的插图得到启发,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出用电子秤分别称量冰和熔化后的水两者质量的方案,并叙述了实验步骤。笔者没有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请学生对这个实验设计进行评价。片刻的沉默后,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加热过程中“水会跑掉”,

7、应该加上盖。另一位学生提出“冰放在烧杯里,玻璃外壁会有水,质量测量有问题,所以冰放入烧杯后应立即测质量”。他们的回答包括了实验的整体设计和细节的处理,虽然朴素但是非常精彩,也是很好的生成点。接下来笔者向学生推荐了海波这种物质作为研究对象,较好地解决了他们提出的问题。所以,充分开放的课堂既体现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鼓舞了他们分享彼此精彩的观点,进而在紧密联系实际和自身体验的基础上处理大量信息,超越教材,生成新的思维、知识和方法。6  当然,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

8、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所以,课堂的开放是有“度”的,需要教师充分预测学情,把握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