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37247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鸡常见病的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鸡常见病的防治 [摘要]随着养鸡业规模化、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养殖效益显著提高,各类产品丰富了市场供应品种,满足了市场需求,为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养殖规模的迅速发展,鸡病种类、数量及发病率也不断增加,及时加以有效的防控,是确保鸡群安全、保证养殖效益的关键。 [关键词]鸡常见病防控防治养殖效益 [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11-0270-01 影响和危害鸡场的常见病较多,主要有禽流感、新城疫病、大肠杆菌病、禽霍乱、鸡住白细胞虫病、寄生虫病
2、等。本文主要介绍鸡禽流感、新城疫病。 1禽流感4 禽流感属病毒性病害,由A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禽类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也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病害之一,鸟类也会发生。冬季寒冷季节是病害暴发流行的高峰期,其它季节也可发生。该病潜伏期几小时至几天不等,急性发病10小时左右就会死亡,慢性发病5~7天死亡。发病主要症状有精神不振、食欲不佳、体重下降,转圈。咳嗽、打喷嚏和大量流泪。羽毛蓬松,头部和脸部水肿,眼结膜发红,冠、肉髯发黑。张口呼吸、歪头,颈部扭曲。腹泻,粪便黄绿色带黏液或血液。主要病理病变
3、是心表面、胃周围脂肪组织、胃黏膜有出血点。肝、脾和肾呈瘀血肿大,肝常出现血肿或破裂等。禽流感主要是通过被感染过病毒的禽类饲料、饮用水、蛋筐、蛋盘、运输工具等,直接或间接感染引起。 防治方法。防治禽流感应遵循预防和控制相结合的原则。日常要投喂营养全面、易消化吸收的饲料,并要保证饲料、饮水的质量和卫生,定期检测水中的微生物指标,对饲料、饮水用具要定时消毒。控制闲杂人员出入,消灭虫鼠害,禁止鸡和水禽混养。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序,控制病源必须从源头着手,不从疫区引进种鸡,实行严格的检验检疫制度,对新引进的鸡群必须采取
4、隔离饲养,度过观察期后方可与健康鸡混群饲养。鸡群出场后必须彻底打扫、清洗、消毒鸡舍和场内环境,切断可能存在的病菌病原的感染途径。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对所有购自外地的种蛋必须严格消毒后才可以入场入孵。 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只能以预防为主。场内发现病鸡,立即严格封锁,就地扑杀,焚烧场内全部鸡群。可用过氧乙酸、次氯酸钠薰蒸消毒,也可用碘液浸泡消毒。 2新城疫病4 鸡新城疫病也称为鸡瘟,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病害之一,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损失。20~60日龄鸡最易染病,其它日龄鸡也
5、会发病。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的粪便及口腔粘液,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尘土,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或结膜传染引起。另外,人、器械、车辆、种蛋、幼雏、昆虫、鼠类、鸽、麻雀等都是引起此病流行的重要病毒携带源。鸡新城疫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在冬春寒冷气候多变的季节易发生并流行。本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死亡率大的特点。主要发病症状有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 防治方法。鸡新城疫病的防治应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不能单纯依赖疫苗来控制疾病。首先要加强日常养殖管理,提倡育雏、育成、
6、成年鸡分场饲养方式。每日清扫、洗刷、冲洗要彻底,及时清运垃圾污物,清扫时避免扬尘。定时通风通气,保持舍内空气质量,定期对鸡舍、用具、环境进行消毒。做到全进全出,鸡群进出场内前后都要彻底消毒,严格的隔离和消毒工作,能够有效切断传播途径。消毒用药浓度配准、药量要充足。避免饲料发霉变质,保证投喂的饲料养分要全面,可适量添加免疫增效剂,如维生素、矿物质等。杜绝闲杂人员进出鸡舍,减少应激反应,提高鸡群的整体健康水平。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根据本场实际情况、鸡种和鸡龄选择疫苗品种、免疫方法及免疫的次数。建议在首免或二免时,同
7、时注射半剂量的油乳剂灭活疫苗;种鸡和商品蛋鸡群开产前接种灭活疫苗后,在产前给鸡群增加一次气雾免疫,防治效果较好。另外,应随时调整免疫计划,使鸡群始终保持有效的抗体水平。 发现病鸡后应立即隔离和淘汰早期病鸡,全群紧急接种新城疫IV系疫苗用生理盐水稀释后3倍量胸肌注射,1只鸡1个针头。同时用阿莫西林饮水,1天2次,连用3天后鸡群可逐渐恢复采食。对发病鸡群投喂适量抗生素,控制大肠杆菌等,能有效增强抵抗力,降低感染几率。4 中草药治疗。采用中草药加以治疗,也可起到清热解毒,清肺通窍的作用。可用金银花100克,连翘1
8、00克,桔梗100克,厚朴100克,80g知母,黄柏80克,细辛80克,共研细末,混匀,按1.5%添加到饲料中,连投喂5天。 结束语 为了减少各类疫病对鸡群的影响和危害,养殖场对各种疫病要时时防、日日控,提高养殖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的能力,减少各类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掌握科学合理的用药原则、给药方法、用药时间、注意事项等,加以科学防控,才能取得事半功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