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背后的故事――坦克方队

阅兵背后的故事――坦克方队

ID:31437172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0

阅兵背后的故事――坦克方队_第1页
阅兵背后的故事――坦克方队_第2页
阅兵背后的故事――坦克方队_第3页
阅兵背后的故事――坦克方队_第4页
阅兵背后的故事――坦克方队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兵背后的故事――坦克方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阅兵背后的故事――坦克方队  英雄部队写华章  作为装备方阵的首个方队,坦克方队先后4次参加国庆首都阅兵,今年再次出征,续写华章。  坦克方队由第38集团军“平江起义团”抽组编成。该团曾参加“平江起义”、“平型关大捷”,涌现出“何万祥连”、“郯城战斗模范连”等英模,培养了1位元帅、4位军事家、196位将军,辉煌战绩写满荣光。  从平江起义、井冈山会师到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到抗美援朝,光荣战史令人肃然起敬。作为我军第一支完成从骡马化、摩托化、机械化到信息化转型的部队,它的发展史

2、堪称我军走向信息化时代的一个缩影。  坦克方队阵容可谓强大:方队队长佘贵阳、总教练李戈舟曾分别担任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坦克方队驾驶员总教练、执行政委,驾驶员丁辉则是第3次参阅的老兵……训练一开始,佘贵阳就告诫所有官兵:红军传人每次参阅都是新开始、新战斗。  基础训练时,方队一开始采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摸索出的“三镜两杆一器”进行驾驶训练,初期成绩提升很快。可在一个月后的一次摸底考核中,他们却未能得到第一的位置。◎坦克方队训练5  这次失利让方队官兵意识到,光凭老经验行不通。经过

3、向兄弟单位请教,发现采用电子成像系统训练,精度能达到老训练器材的两倍。于是,他们结合新型坦克吨位重、提速慢、队形特殊、传动不对称等特点,在老训练器材基础上改进电子成像系统,增加激光测距、分划标齐等多种手段,很快就在装备方队指挥部组织的考核中重新夺回冠军位置。  车炮长军姿训练,总教练李戈舟总觉得基准兵与第二名之间的距离不对劲,可肉眼看、线锤量,都找不出问题到底在哪儿。有的官兵说,根据以往的经验不到1厘米的误差,不会影响整体效果。但李戈舟偏偏揪住这1厘米不放。帽徽、鼻尖、腰带扣、脚尖……炮瞄镜下,车长

4、和炮长身体不到1厘米的自然倾斜,被他当成重大课题研究攻关。他们利用自主研发的“军姿矫正房”、“五线杆”练体型,解决了1厘米误差,方队军姿训练质量大幅跃升。◎坦克方队队员在训练中不分昼夜,刻苦钻研各项技术  将军挺立在“箭尖”  坦克方队以雄壮森严的气势隆隆驶过检阅台时,站在头车炮长位置的是方队领队、北京军区第38集团军政委邹运明少将。  “向右――看!”第一辆坦克即将行驶至敬礼线时,邹运明口令破空,方队官兵齐刷刷向检阅台摆头45°。动作完成那一刹那,头车履带前沿刚好与敬礼线平齐,口令时机与铁甲方阵行

5、进位置配合,天衣无缝。  统一、精准的动作背后,是千百次的锤炼。  由于军长擢升,邹运明被确定为方队领队的时间比其他将军领队晚了近两个月,他也是所有方队唯一的集团军政委。而此时距正式阅兵时间已不足50天,如何追赶进度,确保水准?许多人都为他捏把汗。◎5坦克方队领队、第38集团军政委邹运明少将,作为坦克方队领队,曾先后参加过三次阅兵◎训练中的坦克方队  新型坦克方队位列装备方队之首,是唯一呈箭形通过天安门的方队。掂量着这一位置的分量,邹运明心头涌上一股豪气:“头车是整个铁甲方队的‘箭尖’,我们一上场就

6、要像利剑出鞘!”参练第一天,邹运明就把头车的驾驶员丁辉和炮手李戈舟叫到一块儿研究训法练法。  “最难把控的是阅兵分列式到达敬礼线前的几秒钟,领队下达敬礼口令的时机必须非常精准,0.1秒的时间误差就会产生几十厘米的距离误差。”多次参加阅兵的丁辉说。  “我们38军没有拿不下来的山头!”邹运明狠下决心。为了练好敬礼动作,邹运明把分解动作练、对照镜子练等办法都用上了,有时候一天下来动作就要做近千次。为了找到下口令时坦克的最佳位置,他带着头车在训练场敬礼线前不知练了多少趟,下了车还要一帧一帧地回放录像,分析

7、总结,终于做到了敬礼动作和坦克履带前沿齐线的精确同步。  在乘车训练中,炮长和车长要“四步登车”,要求乘员在四步之内必须跳进坦克舱。登车第一步需要跨出的高度将近1.1米,四步完成难度不小。只见邹运明走上前,手脚配合,动作流畅,一气呵成,站在车边的贾旭伟一掐表――4.8秒,优秀!◎坦克方队“铁三角”组合努力攻关,先后研究出电子成像系统、骑线镜、标齐镜等6项训练辅助器材,被装备方队指挥部推广运用  “铁三角”携手再上阅兵场  位于坦克方队“箭头”5位置的前三辆坦克驾驶员,他们分别是二级军士长丁辉、四级军

8、士长郭建川、上士曹来群。他们曾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上驾驶战车,首次以箭形队形通过天安门。此次阅兵,这个“铁三角”组合迎来一个新的任务――为整个装备方队培训驾驶员。那些天,他们忙着编写教案、备课试课、制作训练器材,吃饭睡觉没有准点。为提高授课质量,常常是一人讲课,另外两人示范演示,学员听后过目不忘、印象深刻。三人戮力攻关,先后研究出电子成像系统、骑线镜、标齐镜等6项训练辅助器材,被装备方队指挥部推广运用。  训练场上,曾3次参加阅兵的丁辉驾驶01号车走在最前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