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综合效益定量评价模型与滞尘优化模式研究

绿地综合效益定量评价模型与滞尘优化模式研究

ID:31436332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0

绿地综合效益定量评价模型与滞尘优化模式研究_第1页
绿地综合效益定量评价模型与滞尘优化模式研究_第2页
绿地综合效益定量评价模型与滞尘优化模式研究_第3页
绿地综合效益定量评价模型与滞尘优化模式研究_第4页
绿地综合效益定量评价模型与滞尘优化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绿地综合效益定量评价模型与滞尘优化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绿地综合效益定量评价模型与滞尘优化模式研究  摘要绿地是具有动态性的多种内涵的复杂系统,对其进行评价需要考虑许多影响指标和因素。从形式美感、文化价值、使用功能、滞尘效益4个方面确定9项评价指标,构建济南市绿地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模型;并且通过量化的滞尘树种、群落结构、植物绿量3个方面的具体分值,进行绿地滞尘的优化,以达到滞尘效益的优良状态。  关键词绿地;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滞尘优化;山东济南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3-0203-02  1绿地的综合效益  绿地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纽带,是人们评价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通

2、常具有生态、使用、美学和文化的功能。绿地满足不同群体在不同时间段可能进行的各种活动类型,尊重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习惯,如人们热爱运动,也需要休憩;人们喜欢急流飞溅的水,也喜欢水平如镜的水;人们爱采摘和捕获;人们钟情花海与花香,人既需要一览纵山小的开阔,也需要亲切宜人的私密,需要夏季的凉爽也需要冬季的温暖。5  摇曳多姿的植物和形象丰富的设施元素组合成和谐的形式、色彩和质感的绿地景观,通过改变植物的种类、高度、种植方式等丰富植物语言,带给人们美的享受。统一与变化、对比与相似、均衡、韵律与节奏等形式美法则是创造优美绿地的关键。绿地还承载着社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体现

3、当地的自然属性、建筑风格、生活习惯、历史传统、民风民俗、乡土植物、地方建材,表达内在的生活体验,使人们产生认同感。  绿地更为重要的是具有多方面的生态效益,绿地通过吸收二氧化碳、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滞粉尘,放出氧气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1-2]。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通过吸收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和杀死水中的病菌来净化水体。植物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绿地可以调节气温,夏季时草坪表面温度比裸露地面低6~7℃,比柏油路低8~20℃,有垂直绿化的墙面比清水红砖墙低6~14℃。冬季的草坪表面温度比裸露地面提高4℃。绿地还可以调节湿度,森林的湿度比市中区高40%左右,公园绿地湿度

4、提高30%,行道树也能提高10%~20%。另外,绿地还具有降低噪声、保持水土、净化土壤、保护农田、安全防护等生态功能[3-4]。  综上所述,绿地的综合效益体现在景观形象、使用合理、文化内涵和生态保护,其中绿地的生态效益是绿地产生综合效益的前提和根本,在满足绿地生态效益前提下,寻求绿地的生态与使用、美观和文化之间的匹配。  雾霾是中国最严重的污染事件之一,2015年济南多次发布橙红色雾霾预警,环保部10月公布的数据表明济南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一,悬浮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植物对此有着积极的滞留和吸附能力,绿地中的粉尘浓度值显著低于非绿地,植物滞尘对于改善

5、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5-6]。  2绿地综合效益的定量评价模型5  绿地是一个具有动态性的多种内涵的复杂系统,对其进行评价需要考虑许多影响指标和因素,笔者从形式美感、文化价值、使用功能、滞尘效益4个方面确定了9项评价指标,构建济南市绿地综合效益定量评价体系模型(表1)。每一项指标按照优良、一般、较差3个等级分别赋予3分、2分、1分的分值。表2―5分别是形式美感、使用功能、文化价值、滞尘效益4个方面系统层的不同分值对应的具体指标内容。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弧形广场前的绿地是学校主入口的形象景观,位于弧形教学楼的南侧,主入口的北侧,紧邻弧形广场和校园主路,绿地采用自

6、然式布局,乔灌草混植的植物垂直结构,上层乔木有雪松、柿子树、黄山栾、银杏、榉树、国槐、广玉兰等,灌木有矮石榴、紫薇、黄栌、紫荆、红枫、大叶黄杨球、鸡爪槭等,地被主要是凤尾兰和草坪草。绿地的植物配置突出一年四季的景色:春早花、夏浓荫、秋果叶、冬枝叶,也注意到垂直结构的丰富性。但是树种的形态缺乏规划,造成杂乱,例如上层乔木至少7种,形态各异,如圆锥形、圆柱形、扇形、卵圆形,每一种的数量又接近相等,一般2~3株,这样的布局没有主景,不统一,形态杂乱;色彩也缺乏规划,叶片变色树种如鸡爪槭、银杏、黄栌等应按照绿叶秋天变色后的黄色和红色集中种植,而不应该分散种植,造成颜色的

7、分散杂乱。绿地的植物覆盖率有40%~50%,较为开敞。树种的滞尘能力以紫荆、黄山栾、雪松、大叶黄杨为最强,占总数量的10%,其他植物的滞尘能力一般。群落结构应为落叶阔叶大乔和常绿针叶大乔的混交林+灌木+地被的形式。应用绿地综合效应的定量评价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如表6所示。  3绿地滞尘的优化模式5  通过量化的滞尘树种、群落结构、植物绿量3个方面的具体分值,进行绿地滞尘的优化,以达到滞尘效益的优良状态。增加高滞尘能力的树种,并保证中高滞尘能力的树种数量达到60%以上,群落结构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层次,丰富断面,植物绿量的增加也直接影响绿地滞尘效益,因此应因地制宜地尽

8、可能增加绿地绿量。  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