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05485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扎根千年岭南地粤彩教育绽华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扎根千年岭南地粤彩教育绽华章 大南路小学是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区属小学,现有12个教学班,450名学生,33名教师,是广州市特色学校、广州市粤剧传统特色学校。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个性化和办学特色化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校充分评估自身实际情况及社区资源,适时调整了本校发展及特色建设方向,提出了“尊重与包容,给每一位学生燃亮自信成功之光彩;传承与创新,让每一位学生具有广府印记之神采”的“粤彩”教育愿景。 一、依源而立“粤彩教育”特色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与弘扬
2、,中央和各级政府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2014年4月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新形势下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 越秀区是广州市最古老的中心城区,也是历史上广州的文化中心。区内至今还保留着众多古老的学宫、书院、学堂遗迹遗址。学校旁的书坊街,是清代书院群周边书坊业兴盛的印记。学校附近有案可考的
3、书坊就达百余间,鳞次栉比,可见读书之风盛行。区内名胜古迹荟萃,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迹在区内比比皆是。7 大南路小学毗邻北京路附近,周边名胜古迹、地域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书香氛围浓郁。得天独厚的历史积淀让学校问根寻源,为开展广府“粤”文化教育提供了环境、文化、物质基础;学校师资、生源的本土性,也让“粤彩教育”扎根本土,为开展广府文化教育提供了深厚的基础与条件。 二、特色项目与活动实现“粤彩教育”个性化 1.“通草画”非遗艺术的传承 非遗“通草画”是广州两百多年前的外销画,通过十三行通商口岸销售到
4、世界各地,曾是外国人了解和认识中国(广州)的一个重要途径。因通草纸手工制作的不可复制性,手工艺人、原材料的逐步衰减以及相机的逐步普及而一度失传。在2000年左右回流广州而逐步引起重视。学校结合时代特点与学生的年龄特征,不断摸索、创新创作技法,赋予通草画这一古老画种以新时代精神。学校师生创新出不少通草画技法,如压塑法、雕刻法、立体花法等,均在市区引起了极大的重视,并得到专家的一致肯定。 学校更将眼光放到广府庙会这一活动盛会中,成为市区首家进入广府庙会开展非遗项目文化宣传的单位。创新性地由学生作为文化小天使,在庙
5、会向各方游客宣传、展示非遗通草画。因为活动的互动性、趣味性、公益性、儿童化而广受领导及社会各界、媒体的好评。活动的成功举办,使学生们的自信心、荣誉感大增,也使学校在粤彩通草画方面的影响力大为提升。广府庙会传统文化推广活动已经成为大南路小学粤彩特色教育品牌极具影响力的活动之一。 学生们的作品在参加各类比赛中获奖累累。在2013年“7穿越通草画――孩子眼中的新广州风物”越秀区第三届少年儿童美术日记大赛中,我校获奖人数居全区第一,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在2014年“中国梦――广府情越秀区小伙伴通草画比赛”中,7人次获前
6、三名,学校获优秀组织奖。2014年7月,“亮彩通草画小队”的学生还接待了来自国外的青少年艺术交流团,开展剪纸、通草画的文化交流。学生们制作的通草礼品画更多次成为了越秀区个性礼品,赠与参加交流活动的各地朋友。通草画的创新性传承及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有了实践的机会和才艺施展的空间,使其成就感、自信心大增,并陆续引领其他项目的滚动发展,使得学校“粤彩教育”特色日趋彰显。 2.粤彩项目齐头并进 (1)亮彩“粤剧童谣”活动的开展。学校于2008年开始开展广府童谣校园行活动。2010年12月,《盏鬼粤语童谣》获区一等奖,
7、同时被推荐参加由越秀、禅城、端州三地共同主办的“粤语新童谣大赛”并获三等奖;2012-2014年粤语童谣比赛,连续获区广府童谣比赛一等奖。除了传唱传统广府童谣外,学校师生也积极参与到新时代童谣的创作中。2014年,编印了师生原创童谣集《童谣唱广府》,其中几首童谣被作曲家们看中谱曲,让小作者们的作品成为歌曲传唱,极大地刺激了学生们的创作欲望,第二集童谣集也即将面世。2014年,首家将广府竹枝词带入校园,师生优秀竹枝词《广府文化》《学农之欢》《书院》等原创童谣经谱曲后在校内传唱。《广府文化》在第五届少儿金钟音乐大赛
8、原创音乐作品比赛和省首届岭南童谣节比赛中获优秀作品奖。 “南悦红豆”7粤剧社作为学校另一特色鲜明的艺术社团,近年来发展迅速。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了解粤剧这一古老的本土文化,学校创设机会开展粤剧文化的传播教育。如将粤剧引入1―3年级课堂;充分利用乡土教材让学生多接触本土粤剧小调;将粤剧与童谣结合传唱,举办粤剧服装展示会等。选拔学生参与到粤剧社排练演出,聘请专业教师进行节目编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