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上的阅读

手指上的阅读

ID:31397942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手指上的阅读_第1页
手指上的阅读_第2页
手指上的阅读_第3页
手指上的阅读_第4页
手指上的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手指上的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手指上的阅读  2012年,一个二年级学生读完童话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和家长一起完成了一幅贴画作品,用碎布、海绵纸等材料再现了“没头脑”和“不高兴”两个主人公背倚大西瓜看月亮的场景。没过几天,学生纷纷模仿,在家长的帮助下将自己读过的绘本、童话故事中自己喜爱的人物及有趣的场景用剪贴、描摹等方式呈现出来,白雪公主、小猪唏哩呼噜、大林和小林等鲜活形象成为儿童的手工作品。  受到这个班级学生的启发,我们开始走上了“手指上的阅读”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之路。  从学生兴趣出发开发阅读课程  一幅手工作品为什么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开

2、始反思学校自身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常常因为没有抓手而完全放手:既缺少方法的指导,更缺少成果的交流展示,使课外阅读的质量大打折扣。  于是,我们鼓励学生将自己最喜爱的课外书中的内容用手工作品表现出来。一段时间后,分析学生的手工作品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制作的都是名著中含有儿童或动物形象的场景,如匹诺曹撒谎时鼻子变长、小王子与狐狸对话、列拉狐装死偷鳗鱼、夏洛织出的“王牌猪”等。  鉴于此,我们从“儿童喜爱的名著”和“名著塑造的儿童”5出发,组织全校语文教师筛选以儿童(含类似儿童形象的动物)为主人公的60本儿童文学作

3、品作为“手指上的阅读”课程的主要内容。  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每个年段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低年级以激发阅读兴趣、初步理解阅读内容为主,鼓励学生用描摩、绘画等方式表现自己喜爱的阅读内容(含文中的插图)。中年级以理解书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初步形成阅读积累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材料的拼贴来展示自己感兴趣的一段话或一个章节。高年级以理解整本书主题思想为主,学会从文本价值的角度选择自己喜爱的内容,并运用恰当的制作方法将内容转化为手工作品。  为了指导学生更好地阅读和制作手工作品,教师开发《“手指上的阅读”计划表》(见下表)。  在材料的选择

4、上,教师尽量给出明确的提示:你知道吗,选择不同的材料可以实现不同的表现效果。如选用棉、丝、毛类的材料,可以制作成轻盈的云朵、茂密的草丛、细腻的羽毛等;选用砂石、贝壳类、碎玻璃等硬质材料,可以制作成曲折的道路、粗壮的树干、平静的水面……  作品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向你的同学或老师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作品反映了书中哪一部分的内容,为什么选择这段内容,完成这幅作品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在实施“手指上的阅读”过程中,全校教师和学生长期开展师生共读活动,不到三年的时间,所有教师在认真读完60本儿童读物的基础上,根据自己任教年

5、段选择20本精读、研读。学校收集了近800幅学生的“手指上的阅读”作品。5  在此基础上,学校编写《手指上的阅读》校本教材。教材以60本儿童名著为基础,节选出适合学生深度阅读和手工制作的片段。教师从800多幅学生手工作品中选出60幅精品,作为教学示例。  《手指上的阅读》分低、中、高三册,按作品的主旨,分成长之歌、爱心友情、责任担当、哲理智慧等主题。一个主题为一个独立单元,共4篇“课文”,每篇“课文”包括名著内容节选、学生“手指”作品示例、制订做前计划、材料特性提示、制作方法介绍等。  在制作中指导学生阅读  为了更好地实施“

6、手指上的阅读”,我们将“手指上的阅读”课与劳技课、语文综合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整合,每周安排一课时,主要由语文教师执教,必要时,美术、劳技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从培养阅读能力、形成创新思维方面指导学生制作和阅读。  比如,六年级王老师在教学《绿野仙踪》时,引导学生寻找文本价值,并创作出自己喜爱的作品。  首先是选择文本。教师出示校本教材中节选的片段及“手指作品”《解救稻草人》:  “起初,她想她一定弄错了,因为在堪萨斯州的稻草人,没有一个是眨眼的;但是现在这个家伙,却又在友好地向她点点头。”  然后,教师引导

7、学生结合教材中手指作品的图片思考:教材中为什么选择这段话作为“手指阅读”的作品内容?让学生明白制作“手指阅读”作品的第一步是选择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文本。  生1:我选择的是“救出了铁皮人”这个环节,如果没有铁皮人,主人公多萝茜早就丧生野兽嘴里了。5  生2:我选择的是“胆小狮”,因为胆小狮在后面的故事中帮了主人公多萝茜很多忙,而且他和多萝茜一样心地善良。  生3:我选择的是“多变的奥兹”,因为在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能感受到稻草人的智慧和铁皮人那颗善良的心。  制作课上,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文本内容时,要有意识地从文章的重点情节、自

8、己感兴趣的人物形象、能反映整本书主旨价值的关键词句等几个方面入手。上述课例中,王老师正是指导学生选择了《绿野仙踪》中的重点环节作为制作的内容。不少孩子读完一部作品后,会反复比较书中的内容,最终确定将某一个情节或人物作为“手指上的阅读”作品。  其次是文图转换。即通过对文本的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