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97928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实施师训强教工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实施师训强教工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改革创新是最大的政策。为此,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教育局大胆创新,结合区情实际于2013年4月率先在全市启动了“中小学3361师训强教工程”。按照“设立好目标、采用好模式、确立好内容、遴选好专家、建立好机制,促进整体提升”的原则,以师资培训为引擎,学校为基地,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全面实施区域教育整体综合改革,全力提高碧江教育软实力,打造铜仁文化教育品牌,让优质教育进入平常百姓家。 一、顶层设计,整体布局,研制“沙盘”, 谋划教育改革与发展 区教育局邀请国家级教育专家团队,聚焦碧江教育改革与发
2、展,立足“让优质教育进入平常百姓家,努力为每个孩子的人生出彩奠基,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历史使命,深入研究碧江区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实际,进行“基线调研”,找准“现在在哪里”,确定“将要到达哪里”,构思“如何到达预定的位置”。经过长达5个月的反复研讨,最终以师训为引擎的区域教育整体改革“沙盘”出炉――碧江区中小学3361师训强教工程。 二、聚集能量,形成合力,实行“分步走”, 扎实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沙盘”6确定后,谁来总体指挥?谁来具体操作?怎样实现沙盘规划?针对这些问题,区教育局诚邀著名教育改革家、中国教育改革十大风云人物之一的冯恩
3、洪先生作为3361师训强教工程的首席导师,聚集了高金英、王文英、赵志祥、符永平、刘飞耀、赵刚、陆军、杜金山、杨振峰、贺永冬、田汝华、丁来明、闫秀梅、金锟、张士路、王海瑛、侯黎明等专家、名校长、名师、课改一线优秀教师,采取了从核心(课堂)向外围展开的策略,制定了项目推进流程图,实施“分步走”,扎实推进区域教育整体综合改革与发展。(见图1) 1.第一步(2013.4―2013.08)项目启动,理论植入,开阔视野,奠定基础 2013年4月到8月,区教育局充分利用周末和假期,请进了专家组分别对全区中小学学校管理者、德育管理者及班主任、语文教师、数学教
4、师、英语教师等进行理论植入的培训,总计培训10期40场次,参训教师共计4365人次。培训过程中以实际的案例,采取讲析、课堂展示、主题对话、交流互动、情景体验等方式,通过对课程实施与管理、课堂建设与管理、德育管理、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教育改革领导力、执行力、操作力等的系统培训,让参训人员深受启发,迸发了变革学校教育的激情和热情,开阔了教育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为后续的教育改革实战奠定了基础。 2.第二步(2013.09―2015.08)聚焦重点,模型建构,入校指导,形成规范 按照流程图,聚焦改革重点――6课堂教学,迈出了教育整体综合改革实质性的一
5、步,邀请专家组举行课堂改革建设培训,通过集中指导和分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展示交流,分类入校,标准推进,交流答疑,实现了从会场走向课堂的革命。2014年3月,积极开展“3361”新课堂大比武活动,全区校校开展,人人参与,共评出特等奖30名,一等奖71名;4月份完成《3361师训强教通识读本》的编辑、印发与考试,全区共2800余名教师参加考试,合格率达95%;5月份组织开展中小学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教科)主任共145人“3361”专题培训,进一步规范导学案及新课堂建模工作;6月份组织全区“3361”师训强教骨干教师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共93人
6、赴上海、邯郸、包头等地蹲点学习培训;9月份组织召开了全区中小学教育综合改革阶段性课改成果展示暨现场推进会,来自全市八县两区共730余名老师参加了会议,碧江课改成果得到与会领导与教师的高度评价;11月,组织了全区中小学导学案和课堂建模评比,643名教师分148个小组参加了导学案和集体设计评比活动,27所学校参加了课堂建模评比。 三、全面推进,多点开花, “3361”师训强教工程成效明显 1.碧江教育思想被激活 “3361”实施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碧江教育经历了多年的平静后突然被激活。学校领导的教育思想被激活,学校骨干教师的教育热情被激活,
7、学校的课堂被激活,呈现一派生机与活力,为后续课改和教育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特别突出的是第二中学、清水小学、第二小学、川硐小学、第三小学、第五小学、第八小学、逸群小学、川硐中学、坝黄中学、漾头小学、铜仁五中、桐木坪学校等,呈现出勃勃生机。 2.碧江教育改革观念被激发6 “3361”模式不仅仅在于注入新的适合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模式,还在于找到了聚焦点――课堂变革,引发了碧江教育的能量。碧江教育人和碧江教育将因为能量的激发,奔向教育大变革,进入全新的历史征程。 3.教育改革大环境基本形成 在3361实施之前,碧江亦有部分学校在悄悄地进行教育改
8、革,但由于没有大环境的支持,或成效不大,或不了了之,或“捆着手脚跳舞”,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学校及课改教师陷入极其艰难尴尬的状态。33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