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96576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快速变迁时代的社会教育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快速变迁时代的社会教育力 与传统社会相比,我们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以科技发明为引擎带动着整个社会快速变迁。由于传统社会变迁缓慢,一个人的一生所需要的知识和文化,几乎从父辈那里可以口耳相传,成年之前所掌握的谋生本领几乎可以使用终生。几近静止的社会,一代一代复制着类似的生活方式,应付着生活的需要。而在现代社会,这些都成了明日黄花,不仅上一代人应付生活的知识和技能不足以应对新时代生活之需,而且在知识和技术更新加快的今天,一个人所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技术会很快过时。如同计算机软件需要不断升级换代一样,一个人的知识、观念和技术都要随着时代
2、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才可以跟上时代的需要,更不用说领导世界发展潮流了,那更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故此,人们需要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 “终身教育”是联合国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概念。在我国走出乡土迈向现代化的快速转型时代,终身教育可谓人人必备的生活前提。拜读了叶澜教授的《终身教育视界: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力的聚通和提升》一文,对其中的“社会教育力”概念有所思考,这里谨就一孔之见贡献于大家,以资讨论。6 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系统无疑地塑造着每个人的品性和生活方式。社会的变迁是社会各个子系统中某个系统率先变化,其他系统随之要调整
3、自己,适应变化了的部分,达到新的平衡与和谐。按照社会学家威廉姆?奥格本的社会变迁理论,四大因素是社会变迁的根本考量,即发明、文化累积、传播和调适。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变化了,非物质文化,比如观念、习俗、制度等不能够马上跟得上物质文化的变化,就产生了社会文化不同部分的失调,这就是“文化滞后”。社会问题多是由文化滞后造成的社会不同部分的不和谐所引起的。举个例子,19世纪末美国由于工业的发展,家庭里的男性劳力进了工厂工作,妇女儿童就留守在乡村的家里,从而造成了一代儿童的成长缺乏父亲的身教和关爱。这就是产业经济系统变
4、化了,带动了人们的经济收入来源的改变;同时传统家庭的观念和生活方式还停留在原来状态。这如同我国改革开放后,乡村人进城打工潮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问题。 郑也夫先生的《神似祖先》一书告诉我们,我们作为人类的本质性和沉淀在心理行为深处的特征,与我们的祖先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可是我们生存的环境却迥然不同了。我们不能改变环境,只好选择适应环境。发明是社会变迁的引擎。互联网和智能电脑等高科技带来了信息流动加快和教育的普及,我们这个时代的发明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因此,不断问世的新发明带动了社会物质文化的变迁一波接一波,而非物质文化却变化缓
5、慢,教育作为非物质文化,要适应变迁快速的物质文化,确实很值得注意。6 在学校里,在没有互联网、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时代,知识的创新和传播都相对缓慢,学生和教师之间知识和信息不对称,教师是知识和真理的掌握者,因而在学生面前权威很大。古代对教师的尊重大概是因为这种不对称。而在现代社会中,学生可能在某些新知识和信息方面的掌握胜过教师,因而,教师面临的挑战很大。面对这样的挑战,传统的教学理念、方式和技能就需要作一番调整。这也说明了社会大系统的教育力量越来越大,学校教育在总的教育力量中所占比重在降低。 家庭作为社会教育力的一个主要部分
6、,也在经受挑战。作为社会制度之一的家庭,需要与现代的经济、文化和科技等社会子系统相适应。1966年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的影响深远的《科尔曼报告》,明确指出家庭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最大。中国传统社会里认为书香门第的子弟教育教养较好,那是家庭文化的熏染之故。而现在的家长们,虽然很重视子女教育,但是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里,自身整天忙得顾不上思考该如何教育子女。懒得思考的家长则把教育的任务都推脱给了学校和教师。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不是只有学校和老师才负责教育,社会各处无不是教育所在,而且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下变迁加快的社会,
7、城市里中产阶层家庭的父母压力过大而无暇教育子女,乡村的孩子则更多地面临父母一方不在身边,或者只有祖辈的亲人在管教的情况,从而导致缺乏较好的家庭教育。而且面对变化如此之快的社会,家长能否知道如何教育子女都成为问题,因为社会物质文化环境变了,而我们文化观念和心理沉淀不能够很快调适。因此,教育家长也是发挥社会教育力的重要一环。 在社会层面上看,社会结构也在影响着教育的进程。比如社会经济不平等的加剧问题,就间接地对教育施加着影响。以《21世纪资本论》闻名于世的托马斯?皮凯蒂等人的研究发现,社会经济的不平等会造成竞争更加剧烈,人们对自
8、己的社会地位更加在意,更为焦虑,压力更大。这种焦虑和竞争的结果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军备竞赛问题”。我曾看到公共汽车上有个培训学校的广告语:“你不来,你邻居家的孩子会来!”这句话很能体现人们在教育上“军备竞赛”6的心理,也就是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原因所在。功利化的应试教育对应的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