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易混淆实验的归纳与反思

初中物理易混淆实验的归纳与反思

ID:31391885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初中物理易混淆实验的归纳与反思_第1页
初中物理易混淆实验的归纳与反思_第2页
初中物理易混淆实验的归纳与反思_第3页
初中物理易混淆实验的归纳与反思_第4页
初中物理易混淆实验的归纳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易混淆实验的归纳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易混淆实验的归纳与反思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是一门研究认识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发现人与自然规律的课程.在学生学习物理,教师教学时,通常都需要做实验.课堂上有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后有学生动手小实验.物理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学习,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众多实验常会出现容易错,容易混淆的实验,让学生犯迷糊,常常不知如何作答.本文就这一问题对初中演示实验进行归纳,希望能够在教学中有所突破.  1易错、易混淆问题分类  1.1由于误差而引起的错误  设计物理实验时,我们需要尽量减小实验的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有许多种,如改

2、变实验操作顺序、多次测量取平均、选取合适实验器材等.  1.1.1改变实验操作顺序以减小误差引起的错误  对于此类问题,要求学生对于产生误差原因进行透彻的分析,找准源头来决定实验步骤顺序.  例如在学习密度知识的应用时,实验“测量液体的密度”容易出错.测量液体质量时,先测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最后算出水的质量.但在此实验中,由于液体的残留,我们需要充分分析液体残留在哪里,为此我们需要改变实验的操作顺序先测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将水倒入量筒,再测烧杯的质量,最后算出水的质量.5  1.1.2多次测量取平均减小误差引起的错误  在教学中,教师通

3、常要求实验需至少做三次,为减小误差我们需要取平均值.但并不是每个实验的多次测量都是为了减小误差,而有其他的目的.过分的强调也会给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  例如测定小灯泡电阻实验与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步骤中,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中我们需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而在“测定小灯泡电阻”实验时,由于灯泡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很大,取平均值没有任何意义.同样,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也需要多次测量,但是目的却是为了寻找普遍的规律,需要多组数据.在研究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并不需要取平均值,很多学生却由于思维定式去求平均值.  1.2由于实验器材类

4、似而引起的错误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中,教学所选择的器材有限,在许多实验中常会出现相同的器材,类似的实验模型和类似的实验观察现象.这往往使学生混淆.  例1第九章中“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与第十二章中“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很类似.在两次实验中,实验都用到了斜面、小车,同样最终都是通过转化为比较距离,但两次比较的距离目的并不同.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由于受到阻力的变化,物体运动路程不同,而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小车的动能大小,实际研究对象是小车而不

5、是被撞的木块.  例2第十章中“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第十二章中“模拟打桩”5实验器材同样也很类似,都用到了用钉子做腿的小桌、重物以及装有沙子的玻璃容器.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实验中,小桌腿陷入沙子的程度反映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而在“模拟打桩”实验中,小桌腿陷入沙子的程度是间接的反映重物所具有的重力势能大小.  1.3由调节滑动变阻器引起的错误  在电学实验中,我们通常会提及滑动变阻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及操作步骤已经成为了学生在实验中的固定形式.但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目的却不相同,往往会造出学生的误解.  例3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调节滑动变

6、阻器可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我们需要更换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与前一个实验中所起到的作用恰恰相反,容易发生混淆.  2易混淆实验的教学反思及对策  2.1教师重视易混淆实验,让学生尝试错误  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所面对的学生特点,有意识地对容易给学生造成混淆的实验进行重点介绍.可以就此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例如上面所提及的在“如何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5中如何改变实验操作顺序以减小误差.让学生有自由的空间去尝试错误,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残留液体的存在以及会造成的误

7、差,从而找寻更好的实验设计方案.教师的语言描述无法比得上学生自己发现而得到的信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自己真正动手做实验,而不是在黑板上、书本上、嘴上、视频中来进行探究.经历过错误、失败,才会对知识点记忆更深刻.在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教师善于引导,让学生大胆尝试.  2.2抓住实验的原理,拒绝思维定式  学生为什么会对实验混淆,关键是对于实验目的以及原理模糊.例如上面所提及的电路实验中有两个实验: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两个实验所用到的器材与电路图相似,同样也需要我们多次测量.但实验原理却不同,有

8、的实验不需要取平均值.因此,在首轮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在每次做实验时,明确实验的原理,测电阻的原理:R=U/I;而测电功率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