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梅花一放翁

一树梅花一放翁

ID:31388927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一树梅花一放翁_第1页
一树梅花一放翁_第2页
一树梅花一放翁_第3页
一树梅花一放翁_第4页
一树梅花一放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树梅花一放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树梅花一放翁  摘要:“咏物诗”是一种常见的诗歌类型,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一席之地。为了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和课外阅读能力,进一步探究咏物诗的教学方法,我们总结出了“知意思――知形象――知情志――知手法”的学习规律,包括教学方法的指导和教学思想的阐释两个方面。  关键词:咏物诗;教学设计;设计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6-0077-03  通过歌咏事物来寄托情思的诗词称为“咏物诗(词)”。咏物诗数量不少,仅《全唐诗》就存人约6261首。在初中语文教

2、材中,咏物诗也占一席之地,据统计,各种版本教材中的咏物诗(古诗词与现代诗歌合计)大约选编5-8篇。掌握咏物诗的学习方法,对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和课外阅读能力大有裨益。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被选人了人教版、冀教版、沪教版等教材,下面就以其为例,说说主要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而探讨咏物诗的教学规律。  一、用有关“梅花”的诗词引入  首先学生回忆背诵有关“梅”的诗句,如王安石的《梅花》、王冕的《墨梅》等,然后说说梅花的形象特点(不畏严寒,洁白美丽,香气袭人),再过渡到《卜算子?咏梅》的学习。6  本词的引入方法有多种

3、,为什么选用这一种呢?其一,可以唤起学生关于“梅”的阅读体验,消除《卜算子?咏梅》学习的生疏感;其二,活跃思维,营造积极的学习状态;其三,与本词、与“拓展练习”环节将学的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与课外阅读的梅花诗词可以形成“梅”的系列,使学生树立“分类积累”的意识,从而认识多种“物象”。  二、理解词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诗词;抽查学生个别读,注意“卜、著”等字的读音,辨析“已是黄昏独自愁”的朗读停顿;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学生默读,结合注释思考每句的意思;组内沟通理解疑问;全班交流整首词的意思;教

4、师展示整理好的词意,学生对应朗读。  “理解词句意思”是解读诗词的基础,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扎扎实实过了这一关,学生才有可能向文本的更深处迈进。  朗读停顿影响着对诗词的理解。比如“已是黄昏独自愁”惯常停顿是“已是黄昏/独自愁”,那意思就是“已经是黄昏了,梅花独自愁苦”;但联系下句会发现,“已是”和“更著”是递进关系,表示它们引出的状况是逐步加深的,所以较好的停顿应是“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那句子意思就是“已经是在暮色沉沉的黄昏里独自愁苦了,还要经受风吹雨打”。这样停顿,也自然就会将“已是”“

5、更著”作为朗读重音处理,使学生对梅花的不幸际遇进一步理解。  “直译”和“意译”也影响着对诗词的理解。比如“寂寞开无主”,学生直译为“梅花寂寞地开放,没有主人”,解释到这里词意还不够透彻,可引导学生思考:“无主”的梅是怎样的处境呢?那就是无人管理、无人欣赏。所以这句词适合意译成“梅花寂寞地开放,无人问津,无人欣赏”。6  诗词在表达上往往是跳跃的,如果能将省略的内容补充上,就能促进学生理解。如“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可让学生思考:梅的什么行为表明它不想“争春”,但依然惹“群芳妒”呢?当然是“凌寒独自开”

6、了。所以解释这句时就可适当补充:梅花早早地凌寒独放,就是不想与别的花苦苦争春斗艳,但这样还是招来百花的怨恨、妒忌,那就听任它们吧!  读懂句子,准确理解作者对“物”的描述,是学习咏物诗的第一步。  三、分析内容。把握形象  1.研读诗词,完成下面的填空。  (1)上片从__(角度)来写梅花。通过__等意象,烘托出梅花__的境况。  (温馨提示:①咏物诗要写物的“形”,“形”往往从“形态、色泽”的特征和“环境、际遇”等方面写。这里是哪个角度呢?②“意象”是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事物。那作为“意象”的词该是什

7、么词性呢?③文中有直接写梅花“境况”的词吗?再想想表示“境况”的词该是什么词性呢?)  (2)下片侧重从__(角度)来写梅花。赞扬梅花__的特点。  (温馨提示:咏物诗还要“传神”,作者眼中梅花的精神是什么呢?可从“无意”“一任”“碾”“只有香如故”等词句人手啊!)  2.这是一株怎样的梅花呢?结合填空概括一下。  3.有感情诵读,争取用声音传达情感,用朗读促进理解。  通过内容分析,概括出“物”的形象,是学习咏物诗的第二步,这是重点,也是难点。主要学习方法是“披文人情”。教学环节1先从“整体”6人手,概括

8、写作内容,然后教给学生从具体词句人手,触摸作者情绪,一步步进入作者所营造的意境,抓住情感核心。  环节1设计的填空题还有一个隐性作用――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咏物诗的阅读知识。学生知道咏物诗要“绘形传神”,阅读就要“析形悟神”。并且通过练习,学生学习到“意象分析法”“重点字词分析法”。  环节2“概括形象”是对填空的梳理、总结,基本上水到渠成。  四、探究主旨。学习手法  1.作者仅仅是在写梅花吗?  (友情推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