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88280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习作教学:请别“君子动口不动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习作教学:请别“君子动口不动手” 近些年来,小学习作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研讨活动在一些大型的观摩活动上开始频频亮相。尤其是2014年10月底,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小学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将沿用了25个年头的“阅读教学大赛”,更名为“语文教学大赛”,使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等“表达课”进入了大赛的视线。这无疑为小学习作等“表达课”的教学与研究送来了一股春风。 近三年来,本人每年都观摩一些全国性的习作教学研讨课,个人以为习作教学总体态势不错,但也发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习作课堂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用于“闲聊”,学生则少有习作时间甚至没有习作时间。
2、 今年四月份,我在杭州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习作教学研讨观摩会,其中一位名师执教了一节《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的习作指导课。我们来看她的教学过程:老师先预热,跟学生闲聊(6分钟),接着聊“信”,聊在什么情况下要写作文(4分钟),再聊“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事”6(3分钟),又让学生猜老师将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惊喜(7分半钟,其中有3分钟是学生谈甘肃朋友不回信的感受,1分钟谈曾经收到过信后的感受,3分多钟猜老师带来的是谁的信),接着是老师发信(16分钟),然后学生拆信看信(5分钟),写看完信后的第一感觉(1分钟),交流感受和来信中的内容以及回信打算写什么(23分钟),最后才让学生写信(5
3、分钟)。这节课花了70多分钟时间,但课堂上实际没写几分钟,最后还是让学生将信带回家里去写。 当老师要求学生开始写的时候,一位男生对老师说:“我不知道怎么写?”老师回答说:“那是你的事!”我不知道,这位老师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忙活了一个多小时,结果学生却是一句“不知道怎么写”!什么叫“高耗低效”,这就是典型的“高耗低效”!明明可以省下许多时间让学生练笔,却偏偏要扯来扯去,胡侃一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抓不住问题的“牛鼻子”,结果学生还是稀里糊涂。北京人将“长时间没完没了地说一些琐碎、不恰当或无效的话”称之为“侃大山”,非常形象,瞎扯、闲聊,能把整整一座大山都“侃”(砍)下来。 其
4、实,在这堂课中,教师明明可以抓住现场的资源,生成一堂非常精彩的课。在上课伊始,学生们都提到曾经给远在甘肃的小朋友写过信,而且写那封信时特别认真,打过草稿,再认认真真地誊抄过,自己花了心血,盼望得到甘肃小朋友的回信,但是直到今天仍未收到,失望之情溢于言表。这个时候,学生心里已经有很多话要说,如果教师能够把握这个无意间生成的写作资源,引导一下学生再给甘肃小朋友写一封信(也符合当天的习作主题: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然后进行交流点评,效果一定不错。可惜教师根本没意识到,反而一直朝着自己事先的教学预设推进。我们来看一个片段: 师:老师今天是来送信的。知道这个包是什么职业的人背的吗?
5、生:邮政员。 师:这些信是写给谁的呢?6 生:我们的。 师:谁写的呢? 生:甘肃的朋友。 (学生心里一直惦记的就是甘肃小朋友的信) 师(提高了声音):那甘肃的人都伤你们伤成这个样了,你们还把他们放在心上?!我来自――我来自―― 生(齐):射阳。 师:那你再想想,是谁写的呢? 生:射阳的朋友。 生:老师在射阳的学生。 师:神啊! 生:我觉得是老师写的。 师:觉得是我写给你们的啊? 生:还有你的同事写的。 师:你们最想得到的是谁写的? 生:甘肃。 (即使学生明明知道是上课老师的学生写的信,但学生依然不买账。) 师:你们最想得到的是我写的吗? 生
6、:不是,不是。 师:一起说,你们最想得到的是谁写的? 生(齐):甘肃! (台下一片哄笑)6 师(激动地):孩子们哪!孩子们啊!我在射阳,我在江苏射阳。我到不了甘肃,我从来都没去过。 生(七嘴八舌):射阳的学生。 师:你说你说! 生:我觉得是射阳的小学生给我们写的信。 师:不猜了,好不好,不猜了,公布答案,好不好?你还想说? 生:我为什么还会有期待,就像收到礼物,你每次都不知道自己收到的礼物是什么,所以会有万分的期待。就是等待时间再长,再苦,也还是会等待着。 (台下听课的老师又是一阵哄笑。这位学生依然期待和牵挂的是甘肃小朋友的来信。) 师:就是说,不管你怎么
7、等,都要等甘肃的来信。那我回去了。这个信真的不是来自甘肃。 …… 我要为这班学生的执着精神点赞!他们天真可爱,说的是心里话,也是真话。他们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盼望收到甘肃学生的信,他们不因为这是一堂公开课而迁就老师,也不因为台下有四百多名老师在听课而说违心的话。 这位上课教师明知学生心里要的是什么,却没有觉醒,当机会再次来临的时候,她依然“执着”地按原计划进行。我想,这已经不是课堂调控的问题,而是教育理念的问题。教师心中无人,教师心中没有学生!她不是“以生为本”,而是以自己为本;不是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