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87196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创业路上不少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业路上不少坑放眼望去,“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项目”等无处不在。虽说90后大学生创业热闹,但这创业之路上同时布满了各种坑,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资本很多大学生都沉浸在创业的神话里,大三的熊超就对“一年几个亿”的创业导师、“手上有n个项目”的业内名人有着无比的羡慕。他常常奔走于各种风投、论坛、讲堂、训练营,几乎每周都去听聆听大咖的演讲,他坚信通过不断向创业导师学习、积累他人的经验,自己一旦创业定会轻车熟路,走向成功。终于有一天,他决定自己做一个约车APP,雄心满满的他自己写文案、做设计图,并请计算机专业
2、的同学写程序。软件设计好之后,熊超开始推广自己的软件,在马路上挨个向出租车司机推销,并广发传.,说服别人下载软件。虽然推广过程吃了很多苦,但熊超却没得到回报,身上的钱花光了,他的APP也没多少下载量,还有客户向他抱怨:“你这软件根本打不到车,还不如自己拦车呢。”心灰意冷的熊超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创业会这么艰难,他去咨询了一位自己十分崇拜的互联网创业导师。导师分析说,出租车司机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再加上当时智能手机还没普及,“建议你再想想”6。他又去参加了一次投融资宣讲会,找到权威的投资人,投资人的意见是,这个市场体量太小。
3、两边的声音让熊超犹豫了,他又想到自己的技术、资金不如别人,更加畏手畏脚了。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三个月之后,打车软件已经在全国兴起,这让熊超非常受挫。打车市场是个需要投入巨资才能撬动的市场,像滴滴、快滴之类的打车软件,每天烧钱无数,只有拥有雄厚的资本才能保证屹立不垮。而如熊超这样的年轻人,虽然看到了这个广阔的市场,无奈没有足够的资本去撬动它,因此这注定是个深不见底的大坑。复制中山大学新闻系杨薇对创业情有独钟,在看到小米手机借助智能手机市场大爆发、微博快速兴起、微信深度渗透疯狂占领市场后,这位90后创业者将雷军的商业模式视作“金科
4、玉律”,言必称小米模式。很快杨薇在自己宿舍开始创业,专卖各种零食。她认真学习了小米手机的成功模式后认为,必须抓“粉丝经济”这个时髦概念,并在自己的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推销自己的产品,跟风热炒新媒体运营,放弃线下销售模式。接着她模仿“小米模式”第二法宝,精准定位粉丝人群,开始打“90后童年回忆”的牌,每天在线上制造话题,圈粉丝互动,比如“回忆你儿时最爱的零食”等等,绞尽脑汁扩大用户群。然而,用户在增长之后不久就迅速减少。本以为复制“小米模式”能快速成功的她,梦想最终破灭了。6成功创业的模式确实能够给后继创业者提供诸多参考,但
5、仅是简单复制却难以取得满意的结果。杨薇这种生硬地复制某种创业模式可谓是创业中的又一个坑,照抄照搬的背后,其实表现出创业过程中过于盲目、懒于摸索、不肯吃苦下功夫的心理,抱有快速成功的幻想。南开大学牛芳教授是指导大学生创业的专家,她对这种“复制成功”的做法极为心痛:“小米模式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雷军在风口启动之前的储备工作是巨大的,而这些风光背后的投入也往往是创业的大学生容易忽略的。前期准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学生很难做到,再加上看问题过于简单,没有看到成功创业者的本质,很容易失败。”牛教授提醒年轻的创业者们,积跬步才能
6、致千里,要想创业成功,必先亲自实践,才能杀出一条独一无二的创业之路。炒作“互联网+”的今天,几乎九成的大学生创业项目都离不开互联网思维,大四学生陈程也不例外,他和同学做起了餐饮,虽然是学语言的文科男,但是说起互联网来却有自己的一套,O2O、LBS常挂嘴边,可谓痴迷。他认为,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发声”比做产品更为重要,因此在他的创业团队里,营销部门人数占了大部分,写得一手好文案的他天天琢磨着怎么炒作自己的产品。他曾靠着“高材生放弃高薪职业上街卖馒头”“母亲的味道”“会让人流泪的饭”等噱头和各式各样的软文,让自己的小店在几个月
7、内迅速升级为排队店,销量暴增。网友对它们最多的评论词也大多是“慕名而来”“久仰大名”。但是陈程本身并不真正了解餐饮行业,店面总是出不了新品,客户在尝过新鲜之后也褪去了热情,热闹来得快去得也快,他的小店经营不到一年就关张了。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始于黄太吉煎饼,这些传统餐饮一旦披上互联网6思维外套,配上名校、名企的内衣,赚足曝光率后,可以不仅迅速拿到投资,同时获得大批观光用户。但消费者对于这些噱头的热情总是一时的,真正能留住他们的是好的产品和内容。各行有各行的道,要想创业成功,得先认准行道和门道,而不是循着互联网思维去颠覆什么玩意儿
8、,否则迟早会陷到坑里去。正如华中科技大学企业孵化器总经理方伟所说,现在很多大学生创业者并不专注产品是否能服务用户,而是将精力放在过度营销上,以至创业圈炒作、水军泛滥。跟风暨南大学大三广告系徐红虎一心急着创业,他觉得不能放过每一个创业的良机:“人不能创造时机,但他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