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85588
大小:10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变压器原理与结构”说课稿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变压器原理与结构”说课稿设计 摘要:本文对“变压器原理与结构”从教学大纲、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一线机电机械教学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提供对比参照,抛砖引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变压器机电机械专业技工院校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变压器原理与结构”一课是陈小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机与变压器》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该门教材是国家高职院校“十五”规划教材,实践性强,通俗易懂。 1.教学大纲 根据电机与电压器课程的教学计划要求,该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变压器原理与结构的,即要求学生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内部结构以及工作效
2、率等。 2.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突破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在电压器工作过程中,采用一次绕组方式与二次绕组方式时电压的比值等于它们之间线圈匝数的比值。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怎样利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教会学生怎样进行解题。为了突破难点,本节课选择幻灯片演示四道题目,并且给出解题过程。通常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说教学过程中会详细说明准备过程)。4 3.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方面。本节课要求学生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变压器的基本结构,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素质目标方面。本节课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
3、力的提高。 第三,情感目标方面。本节课着重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关系的和谐性以及促进学生课后自习习惯的养成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 1.学情分析 笔者传授该课程的对象是技工院校机电机械专业大二的学生。这些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电工和电子基础知识,为该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技工院校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主动性比较低,他们不喜欢抽象式教条,喜欢直观形象的教学模式。 2.教法 本节课应该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让学生主动学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为此本课可以采用的教法主要有:使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更加明白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使用
4、实物教学法,使学生能够掌握变压器的内部结构;使用多媒体教学法,向学生演示题目以及解题过程,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学法4 提问法:教师向学生提出几个与教学重点和难点紧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解题法: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解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可以分成五个部分,总课时为45分钟。 第一步:举例说明,实物拆装(5分钟)。 可以向学生举例现实生活中变压器的使用领域以及使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
5、热情。拆解变压器,让学生了解普通变压器的基本结构。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变压器双绕组结构时主要有心形以及壳形两种形式。 第二步:讲故事和提问题,让学生明白变压器的基本功能(15分钟)。 为了使学生明白变压器的基本功能,向学生提出这些问题:现在已经广泛使用电力变压器,为什么还要研究开发电子变压器?电力变压器与电子变压器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没有标志的电源变压器通过怎样的办法使其能够得到利用?直流电能够在变压器中使用吗?通过讲故事和提问题,让学生明白采用一次绕组方式与二次绕组方式时电压的比值等于它们之间线圈匝数的比值,删去教材中繁琐的论证说明变压器变压作用。不过,教师在课堂中
6、也要强调,如果学生感兴趣,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了解变压器变压作用的推导过程。 第三步,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了解变压器工作原理(10分钟)。 多媒体教学材料需要教师课外精心准备,结合大纲要求,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变压器工作原理。4 第四步,多媒体教学,向学生讲解典型样题(10分钟)。 将事先准备好的典型样题通过播放幻灯片的形式演示给学生看。题目演示时,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思考后,再播放解题过程,让学生比对校正。该部分教学安排是因为考虑到技工院校学生基础比较差,通过加强练习巩固消化知识。 第五步,小结(5分钟)。 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消化知识
7、。总结过程中还要对主要内容进行板书,比如将重要概念、重要结论以及解题方法等在黑板上呈现给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了解了双绕组变压器结构具有心形和壳形两种结构模式;变压器磁路主体铁心是电路主体绕组;一次绕组方式与二次绕组方式时电压的比值等于它们之间线圈匝数的比值。 四、教学反思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是笔者一直思考并为此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