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79112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防反射膜技术进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防反射膜技术进展研究 摘要:防反射膜是目前平板显示器以及新技术领域重要的产品。结合目前防反射薄膜的相关专利报道,本文综述了防反射薄膜中的低折射层、高折射层、其他性能改进等技术研究的新进展,并展望了防反射薄膜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防反射膜,高折射层,低折射层,专利 1前言 在PDP、CRT、LCD等显示器中,从外部向画面照射光线,会发生该光产生反射而无法看见显示图像的情况,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显示器的大型化,解决上述问题变成越来越重要的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各种显示器进行各种防反射处理和防眩
2、处理,作为其中一种方法,在各种显示器上使用防反射薄膜。 防反射薄膜是通过在透明支持体上形成具有适宜厚度和比透明支持体的折射率低的膜制品。为了提高防反射性,由多层薄膜形成的防反射层通常具有由高折射率和低折射率层组成的层状结构。防反射膜的生产可以采用物理气相学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和化学液相沉积(CLD)37种技术来制备光学薄膜,上述方法制作防反射膜要求条件复杂,成本高。为避免CVD苛刻的加工条件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当前湿法涂布技术(即涂布法制备防反射薄膜)取代干法工艺是制造防反射膜的发展
3、趋势。然而,采用湿式处理法制备的防反射薄膜与采用干式处理法制备的防反射膜相比,产生表面硬度、耐擦伤性差、光学性能差、耐溶剂性差的技术问题。因此,对涂层材料的折射率研究是推广湿法工艺研究的关键技术,不同折射率涂层的实现,除聚合体系与固化膜层的光学性能相关外,需要加入不同的材料来改善膜的光学参数及机械性能。 2低折射率层材料研究进展 2.1氟聚合物 为了获得低的反射,优选将折射率尽可能低的材料用于低折射层。由于防反射膜薄膜设置于显示器的最外面,因此,该薄膜需要高的耐擦伤性。为了获得耐擦性高且厚度约10
4、0nm的薄膜,薄膜本身的强度和其与下面层的牢固粘合是必需的。 低折射率的涂层可通过加入低折射率的氟化物或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或预聚物来调整涂层涂料的折射率,例如氟化镁、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偏二氟乙烯与四氟乙烯的共聚物及含氟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或含氟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与其他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一般情况下,涂层的折射率与涂层材料分子结构中的氟的百分含量有关,即增加氟的含量会降低涂层的折射率,这些聚合物通过调节分子结构中氟原子取代基的含量及共聚物的结构单元,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聚合物
5、的低折射率和其他物理性能,这类含氟聚合物的折射率一般为1.3~1.5,目前已有多种含氟聚合物用于生产。7 日本油脂株式会社[1]提供了一种减反射膜,它包括透明基板和一个低折射率材料层,其中低折射率材料层包括如下式(1)所示的含氟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式中R1、R2、R3和R4是相同或不同的基团,表示氢原子、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且R1与R2中的至少一个以及R3与R4中的至少一个表示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R表示有2个以上氟原子、2~12个碳原子的氟亚烷基,减反射膜由于具有上述低折射率材料层,兼备低
6、折射率、高表面硬度和高粘合力,可应用于各种用途。 美国3M公司[2]使用由官能性含氟聚合物和丙烯酸酯的反应产物形成的低折射层,形成共交联的互穿聚合物网络。反应机理是丙烯酸酯相的多官能成分与含氟聚合物相共价交联。另外,交联使得含氟聚合物相和丙烯酸酯相显著地缠结,由此形成互穿聚合物网络或IPN,可显著改变膜的光反射/吸收特性以及耐久性能。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3]提供了一种防反射膜,其具备基板膜、硬涂层和低折射率层的防反射膜,在基板膜上依次层积有硬涂层和低折射率层,该低折射率层具有比该硬涂层低的折射率,低
7、折射率层由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构成,感光性组合物含有分子内具有至少3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胶态二氧化硅、以及作为表面改性剂的具有丙烯酰基的有机改性二甲基聚硅氧烷和丙烯酸酯改性全氟聚醚。该防反射膜可以降低反射率,同时可以提高表面的耐擦伤性和防污性。 2.2无机微粒7 为了提高低折射层的耐磨效果,向氟聚合物中添加无机微粒是一种普遍被采用的方法。近两年的专利中也有新的技术发表,例如,富士[4]公开了一种防反射薄膜,它包括在含有具有阴离子基团的聚合物粘结剂的抗静电层上形成的具有1.20
8、~1.55的折射指数的低折射指数层,在该抗静电层中分散有金属氧化物微粒,例如掺杂锑的氧化锡(ATO)和掺杂锡的氧化铟。 富士[5]在其技术中也使用一种中空二氧化硅粒子与一种大尺寸无机细粒组合分散到氟树脂聚合物中。中空二氧化硅细粒平均粒径为40~60nm,无机细粒的粒径要大于中空二氧化硅细粒,但不能大于涂膜厚度的30%~80%。中空二氧化硅颗粒的平均粒径R1与大尺寸无机细粒的平均粒径R2的比之R1:R2为0.6~0.8,因此无机细粒的粒径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