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7907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长兴岛渔港景观河道样板营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长兴岛渔港景观河道样板营造 摘要:针对河道景观为例,论述长兴岛河道景观建设的概况、规划的原则和方法。总结出河道景观规划建设的一般性方法,为后续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河道景观;生态设计;植物配置 长兴岛渔港综合功能区水系整治工程试验段河道景观建设是以生态、旅游、休闲为理念,运用生态美学和自然手法将河道两侧景观绿地进行合理规划,营造岛域生态园林和富有特色的城市滨河景观氧生带,河流水质达到二级水系循环为目标。 1长兴岛渔港河道景观的概况、设计理念及目标 1.1景观设计构
2、思 营造自然、生态、野趣为特征的水体环境,展现河道的景观生态:滩、弯、汊、岛、岸,展现植物的形态特征:茎、叶、花、果。景观小品的选择以自然、朴实为主,衬托绿化园林景观。整个景观工程构建在一个自然的基础上,以植物、生物、地形等自然要素为设计素材,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观效果。不同的景观段以不同的景观素材来营造特色,如适度密植、色彩变换、品种多样化、野生鸟天堂、鱼类繁殖地等,以此创造丰富多变、自然有趣的河道生态景观。 1.2设计目标4 河道生态景观营造以绿化造林为主,构建生态河道,改善水质成为
3、可直接饮用的二级水质,让原有生物群回迁,重新建立河流的水生生物生态环境,恢复河道的自然特征,重现自然、和谐、美丽的碧水蓝天的河滨景观。 2长兴岛渔港河道景观设计 2.1地形设计的原则 由于原地形较平坦,景观视觉冲击力不强,因此可利用河道开挖土方,就地堆坡造型,模拟自然形态,营造出连绵起伏、仿自然丘陵的地形地貌,前后错落,疏密有致。以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底色,充分运用环境美学结合道路沿线地貌特征,使自然式绿化与周边地貌、水体融为一体。这既可以使资源合理利用,又能使河道和绿地的竖向空间较好的结合。更
4、好地体现出植物的色彩、季相变化,增强了景观的观费性,再现碧水蓝天的自然美景。 2.2堆坡造型分析 (1)东、西岸的堆土边坡均不应陡于1:2.5;东岸12m,宽堆土区域堆土极限高度为1.20m;西岸21m,宽堆土区域堆土极限高度为3.00m,边坡整体稳定满足要求,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2)桩基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方桩,截面300mm×300mm,桩长7m,间距1.5m。东、西岸在极限堆土高度情况下,桩基泥面处位移均小于10mm,满足规范要求。 施工时,在河道上水之前先堆一部分土,待河道上水
5、后,驳岸得到两面的受力,再进行堆土,直到达到设计美观的高度,整个堆坡造型过程中未出现土方坍塌和返工。4 3绿化种植设计 3.1植物配植的原则 本项目景观设计强调以植物造景为主,注重自然生态,兼顾美学特质,在植物选择上以乡土树种为主,充分利用长兴岛生长良好的特色树种,种植时修剪量小,成活率高。种植设计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求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充分运用色叶植物形成色彩丰富的层次,保证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创造“春花、夏荫、秋色、冬青”的缤纷梦幻的四季景观。 3.2植物配植的思路 基本构架
6、突出:营造丰富的林冠线――绿景布植结合地形竖向空间起伏有致,用榉树、广玉兰、杉树、无患子、香樟、榔榆、乌桕、朴树、女贞等乔木点缀,按照地形高处种植高大植物的方式,营造出变化较大的林冠线,勾勒出水墨画般浓淡相宜双重天际线。 3.3植物品种选配原则 (1)背景林一落叶、常绿的高大乔木组合配植,根据地形走势形成基本绿色构架,营造多层次景观效果。树种选择以乡土常绿树种香樟、女贞、乌桕、栾树、银杏、枫杨、榔榆、马褂木等树种为主。 (2)按照“杉树王国”定位,选择水杉、池杉、北美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结
7、合景观园路适量布植常绿的柳杉。 (3)乔灌木选择:①由于大树成荫,所以林下灌木、地被以耐阴常绿灌木为主,如八角金盘、海桐、大吴风草、八仙花、桃叶珊瑚、阔叶十大功劳等。②在有日照的区域增加花灌木,丰富四季的色彩。多选用自然生长、少人管理。如二月兰、美女樱、野生草花、美人蕉、美丽月见草等。③4为保证林地观赏效果,选择四季景观效果良好的灌木地被组合,确保黄土不见天,水土不流失。 (4)水生植物和湿地植物的选用:根据河道的驳岸形式,结合水生植物的生长习性在此项目中选择了美人蕉、菖蒲、千屈菜、再力花等挺
8、水植物来点缀驳岸景观和水质净化。 4结语 提倡崇尚自然、重塑生态河道的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生态、自然、野趣在长兴岛渔港综合功能区水系整治工程试验段河道景观项目中得到了体现,正所谓“看山如观画,游水如读诗”,该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努力探索一条城市建设与水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相促进的城市河道生态自然景观建设之路。以生态保护为原则,通过对河道、地形、植物的有机结合,实现城市河流景观在自然和生态上的可持续发展。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