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78474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摘要】配电网络与千家万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给广大的用电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影响,那么如何保证其质量成为了电力企业目前的重点难题。所以配电网络需要不断提高自动化水平,从而避免一些突发性的故障,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目前的配网自动化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但是在某些方面仍有所不足,一些方面仍需要有所提高。比如故障解除机制及故障检索机制,还有更好的系统维护,更好的资源整合等等。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电力系统;应用 0前言 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严重,但是在以往的配网管理中,比较常见的
2、问题有电压不稳和短时停电,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给广大电力用户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研究和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的配电技术中其自动化得到了一定体现,但是仍然有所不足,特别是自动化馈线系统的运行机制,运行技术整合和运行条件还有待提高。 1配网自动化基本内容 1.1基本原则 配电自动化系统采用“层次化模块,功能类聚,就近安排,通信可控,构架严密”5的原则来搭建,同时考虑到配电网络的可持续发展,配网自动化网络系统组建阶段需要配电子系统“填塔”的方法来“补充”整个
3、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自动化,打造起步高,延展性强的系统架构。配网自动化系统中供配电网络系统的基本设计原则是采用一致标准和接口,极大利用各种精良设备,信息化资源,实时数据。避免自动化孤岛效应的形成,避免浪费投资和重复投源。充分保证系统的可利用性和延展性,确保整个系统的整体性能优化和改进,确保各方面的长远规划和系统的适应性,先进性。 1.2组成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工程类网络组建系统。其三个组成部分为主配电子系统、配电自动化子站系统、配电自动化终端。其中配电站系统的统一调配、软件子系统的故障数据收集和资源重复利用、分布应用子系
4、统的自动化分布拥有实际应用时的核心地位。分配主系统是由高端内服处理器、外端协调服务器、员工调配系统、信息整合系统,数据发送端口和其他组件构成。自动化子站的主配系统一共拥有42数据外端,并与其他自动化设备进行互联,转发到主配电站,随后该信息将被转发到一个配电主站侧端并开始收集馈线远程站的数据,其最大作用为完整的错误认知,错误分割和电力恢复功能,且具有设备自动修正和远程修正功能。 1.3设备选择5 FEP服务器:它包括了一个FEP服务器配置群。当有服务器发生故障的瞬间,服务器群会启用相应类型的服务器作为临时主服务器。配电系统服务器
5、群是保证自动化配电正常进行的第一道容错线。主站服务器:其也是同时包括多个服务器的。一个主服务器发生错误时,主站旁用服务器启动为主服务器,以确保系统进行持续性服务。FTU:具有9个数据测量长度的容量,8个信息互联的端口,不仅和上游的外端互联,还与下游的端口互联。其主要特点是:信息的整合和传输、传递本地数据和远程信息、错误识别、错误分割、远程控制、兼容的通信功能等待等。远程系统控制数据传输主站包含大量的闭合站,而且还有大量的线长控制枢纽,不能把所有的远程站远程信息采集设备直接连接到共同服务端,所以需要FTU的上下游信息实时传递,包含对
6、控制类数据的响应。 2配网自动化具体应用 2.1提高网配的可行性 针对配电自动化系统,我们要达成智能化配电,最基本的建设条件和设施要完全具备。譬如,电网可靠性和电能可靠性、走线安排符合相关要求、配置更可靠的监控,调控设施等。在有高性能硬件支持时,也相应的应该拥有一体化软件维护。在为客户提供系统的一般情况下,软件的5可维护性、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可保护性才是系统可行性的保障。该软件的容错及全方面的服务才能具有实用价值。在中国经济腾飞的今天,对电力的需求量空前巨大,而更多的行业则是更需要供电的稳定,智能。因此有些拥有潜在的负
7、载不足的电路,其负载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电力事故。如果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拥有高难度的维护条件的话,配网自动化的可行性将变得很低。所以在配网自动化的改建过程中,尽可能的体现和达到易维护这一基本要求,在技术上优先于这一特点来选择。配网自动化的易维护和高效率不仅有助于资源整合,还能延长配网供电系统的使用时间。在经济发展快,市场竞争强的时代,保证各行各业的用电需求在能使其在竞争中稳扎稳打。所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其可行性最大的挑战便是维护的便捷性,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相信这不是问题。 2.2加强资源的利用率 针对配电自动
8、化系统,其出色的高效率资源整合分配是其存在的最大意义。其目的在于在系统运行中在操作层面的资源优先利用和资源高效整合,达到充分调用计算机的资源和形成便携性。这里的便携性指的是利用尽可能短的时间从一个本地系统软件和硬件转移到另一个软件和硬件环境的操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