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县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危害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邵东县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危害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ID:31378408

大小:11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9

邵东县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危害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_第1页
邵东县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危害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_第2页
邵东县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危害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_第3页
邵东县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危害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_第4页
邵东县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危害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邵东县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危害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邵东县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危害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摘要通过对邵东县2001―2015年15年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情况、田间调查、气象记载资料的整理分析,得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晚稻重于中稻、中稻重于早稻、偏施迟施氮肥的田发病重、杂交稻重于常规稻、阔叶品种重于窄叶品种、孕穗期后水稻易感病、8―9月气温适宜及风雨天气有利病害流行、道路旁边稻田发生早而重的发生规律;通过研究,测定出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分级损失率;研究筛选出了药剂防治技术及对口农药,为大面积防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规律;损失率;对口农药;湖南

2、邵东  中图分类号S435.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1-0158-03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从1966年6月4日国内农业植物检疫对象第二批公布名单起至今一直被列为国内农业植物检疫对象[1]。莱因金(ReinKing)最早于1918年报道菲律宾水稻上一种细菌性叶条纹病,其症状描述与细菌性条斑病相符,不过他未鉴定病原。范怀忠1957年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发现“水稻白叶枯病产生条斑病”9,并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李氏禾有关。同年,一些学者经进一步研究,根据病原细菌的特性,将此病与稻白叶枯病区分开来,并首次称之为细菌性条斑病[2

3、]。该病主要分布于亚洲的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喀麦隆、尼日利亚、马达加斯加;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美洲的哥伦比亚等国[3]。国内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上海、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发现此病[4]。邵东县于1982年在黑田铺乡罗江村杂交晚稻上首次发现,传入原因为海南杂交水稻制种的种子携带病菌所致[1]。细菌性条斑病主要危害水稻叶片。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小斑,很快在叶脉间扩展为暗绿至黄褐色的细条斑。病斑表面常溢出大量串珠状黄色菌脓,干后成胶状小粒。发病严重时,病斑融合成不规则

4、的黄褐色至枯白色大斑块,外形与白叶枯病有些相似,但对光观察可见许多透明的条斑,病情严重时田间呈现一片黄白色[5-6]。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为我国南方稻区发生普遍、面积迅速扩大的水稻重大病害[7]。  为了解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规律、为害损失率及药剂防治技术,2010―2014年笔者进行了发病规律、损失率、药剂防治技术、简易鉴定的研究测定,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控奠定了基础。  1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规律  1.1晚稻重于中稻,中稻重于早稻  2001―2015年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定案调查资料表明,平均病叶率早稻为0.32%,中稻为3.61%,晚稻为22

5、.39%,早、中、晚稻病情程度比例为1.0∶11.3∶69.7。也就是说,若以早稻病叶率为基数,则中稻病叶率为早稻的11.3倍,晚稻病叶率为早稻的69.7倍。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适温25~28℃,相对湿度85%以上[2]。晚稻孕穗期后的8月下旬后气温、湿度适宜发生,而早、中稻生育中后期气温高、湿度低,不适宜发生流行,因而晚稻重于中稻,中稻重于早稻。9  1.2偏施、迟施氮肥的田块发病重  迟施、偏施氮肥,植株体内游离氨基酸和糖的含量增高,易造成植株徒长贪青,降低抗病性[4]。迟施、偏施氮肥的田块较氮、磷、钾合理施用的田块发病重。2013年调查晚

6、稻田116块,禾苗贪青晚熟氮肥过量的田67块,平均病叶率65.3%,禾苗落色金黄的氮磷钾搭配合理的田49块,平均病叶率9.2%,后者病情降低85.9%。  1.3杂交稻重于常规稻,阔叶品种重于窄叶品种  杂交稻相对常规稻生长茂密,植株高大,叶片宽阔,田间荫蔽,通透性稍差,故杂交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重于常规稻。同时,阔叶品种较之窄叶品种,叶片披垂,荫蔽度高,田间通透性差;叶片嫩绿,体内游离氨基酸多,有利发病。因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阔叶品种重于窄叶品种。2014年调查晚稻细菌性条斑病,杂交晚稻病叶率为41.6%,常规晚稻黄华占病叶率为15.6%,

7、常规稻病情降低62.5%[8]。  1.4孕穗期后水稻易感病  据2014年调查,分蘖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叶率为0.83%,幼穗分化期为2.01%,孕穗期为16.65%,蜡熟期为39.63%,各期病叶率比例为1.0∶2.4∶20.1∶47.7。水稻自分蘖末期起抗病力逐渐降低,至孕穗期后易感细菌性条斑病。  1.58―9月气温适宜、风雨天气有利于病害流行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流行和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9]。晚稻上以8月下旬至9月流行,此期若气温适宜,在25~28℃时,遇风雨天气,病菌借风雨、叶片接触等从气孔、伤口侵入[6],则加速病害流行。

8、2001―92015年15年的气象资料、细菌性条斑病发病实况资料表明,8月下旬至9月下旬25~28℃的适温天数、雨日天数分别在10d以上,尤其是雨日在10d以上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