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78047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辣椒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辣椒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1.疫病 疫病主要表现症状:茎、叶、果实均可发病,成株染病,茎部染病,出现暗褐色条状病斑,致使上部倒伏;叶片上出现暗绿色圆形病斑,致使叶片软腐;果实染病,病斑呈水渍状暗绿色软腐。潮湿时,病害发展迅速,受害植株叶片由下向上萎蔫,上部叶色深、下部褪绿,脱叶直至死亡。在病残体、土壤和种子中越冬,也可随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病菌可直接侵入或从伤口侵入。潜育期2~3d,条件具备时,可在短期内使全田毁灭。重茬连作、定植过密、偏施氮肥、通风透光不良、积水易发病;雨季或大雨后天气骤晴、气温急剧上升,病害易流行;高温、高湿易发病害。 防治方法
2、:选用抗病品种,做好种子消毒;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喷洒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用药液600kg/hm2,隔7d喷1次,连喷2~3次。 2病毒病 主要是蚜虫传毒造成的。花叶型:嫩叶上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叶面凹凸不平,叶片畸形、变小。丛枝型:植株矮小,节间变短,叶片狭长,小枝丛生,但不落叶。黄化型: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落叶、落果。高温干燥、土地干旱、重茬地以及蚜虫发生早增加了传播媒介,易发此病。 防治方法:早期及时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
3、14500倍液喷雾。病初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菌毒清3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500倍液喷雾,7~10d喷1次,连防3~4次。 3.枯萎病 枯萎病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变黄并大量脱落,地上部茎叶迅速凋萎,地面接触的茎基部皮层呈水浸状腐烂;有时病部只在茎一侧发展,形成纵向条状坏死区,后期全株枯死。地下部根系也呈水浸状软腐,皮层极易剥落。在湿度大的条件下病部常产生白色或蓝绿色的霉状物。此病在雨多湿度大的条件下容易发生。 防治方法:选择适宜当地的抗病品种,与其他作物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松土,合理灌溉和排积。田间发现病株后,应及时
4、拔除、烧毁或深埋,带菌表层土应及时深翻。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也可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灌根,视病情连续喷(灌)2~3次。 4.细菌性叶斑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有2种常见的病斑类型:一种是多从叶缘开始出现水浸状黄化,最后扩展至整个叶片;另一类症状先从叶缘附近出现圆形小斑点,扩大后变为大小不等的褐色至锈红色病斑。辣椒细菌性叶斑病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发病率一般50%以上,使辣椒大量落叶、落花、落果。病菌一般在种子或病残株上越冬,通过叶片伤口侵入,通过农具、灌溉水或雨水等媒介进行传播。一旦
5、感染发展很快,引起大量落叶且对产量影响较大,但不会引起植株死亡。气温23~30℃、空气相对湿度大的多雨季节、植株衰弱、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严重。4 防治方法:前茬收获后及时焚烧清除病残植株,结合深耕翻土,尽量消灭病原体。利用合理的轮作与非茄科蔬菜轮作2~3年。选用无病优良品种,在播前对种子消毒,可用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拌种。采用高垄栽培,播前平整土地,深翻土壤;发现病叶及时清除并深埋或烧毁;及时中耕松土和施肥,防止大水漫灌和积水。发现病株后,可交替喷洒不同的药剂,一般7d喷1次,连喷3~4次。 6.辣椒炭疽病 果实染病,先出现湿润状、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
6、形病斑,稍凹陷,斑面出现明显环纹状的橙红色小粒点,后转变为黑色小点,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溢出淡粉红色的粒状粘稠状物,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团。天气干燥时,病部干缩变薄成纸状且易破裂。 叶片染病多发生在老熟叶片上,产生近圆形的褐色病斑,亦产生轮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严重时可引致落叶。茎和果梗染病,出现不规则短条形凹陷的褐色病斑,干燥时表皮易破裂。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喷洒70%甲基托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6%嘧菌酯百菌清800倍液混合喷洒,或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
7、300~400倍液或1:1:200倍的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一次,共防2~3次。 7.卷叶病 缺水,高温、强光照,叶面肥害、药害,果叶比例失调,肥水供应不足,病虫危害,土壤干旱供水不足都能引发卷叶病。通常是叶片的两侧微微上卷或下卷,重者卷成筒状。4 防治方法:选用抗卷叶的品种,栽培高温期间加强温度管理,防止温度过高。实施地膜覆盖栽培。露地栽培要合理密植,在盛夏到来前封垄,避免强光照射。加强肥水管理,防止脱肥和脱水,及时防治害虫。叶面追肥和喷药的浓度、时机要适宜。 (作者单位:161300黑龙江省讷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