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稻曲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ID:31375074

大小:10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9

稻曲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_第1页
稻曲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_第2页
稻曲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_第3页
稻曲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_第4页
稻曲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稻曲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稻曲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摘要稻曲病是水稻生产上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有较大影响。该文从分布与寄主、发生症状、发病规律、重发原因、防治措施等方面对稻曲病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为水稻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稻曲病;发生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6-0147-01  OccurrenceandControlofRiceFalseSmut  WANGXiao-ping  (QiujiangRegionalStationofGuichiDistrictinChizhouCityofAn

2、huiProvince,ChizhouAnhui247100)  AbstractRicefalsesmutisoneofthecommonfungaldiseasesinriceproduction,whichhasagreatinfluenceontheyieldandqualityofrice.Thispaperreviewedresearchstatusfromthedistributionandhost,thesymptoms,occurrenceregularity,retransmissioncauses,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

3、s,soastoprovidereferencesforricegrowers.  Keywordsricefalsesmut;occurrencesymptoms;occurrenceregularity;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7  稻曲病又名青粉病、绿黑穗病、谷花病,又由于其发生预示着水稻丰收,在有些地方亦称为“丰收病”“富贵病”,是水稻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由于轻度发生时对水稻产量影响不大,在农业生产上一直被作为次要病害防治。但近年来,由于水稻施肥量过大和大穗性品种的推广种植,稻曲病发病率有逐年提升之势,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不仅局

4、限于病粒本身,其孢子粉扩散后会将更多的健粒污染,使千粒重下降,空秕粒增多,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黄正兴等研究表明,水稻产量及单穗千粒重随着稻曲病粒的增多而降低,整米率降低,米质下降,商品价值降低。同时稻曲病菌本身有毒,可对人、畜、家禽等造成危害,黄世文等[1]研究表明,用稻曲病粒拌饲料喂家兔,35~84d后,可引起死亡或内脏器官病变;用带稻曲菌的谷糠喂猪,可导致肉猪生长缓慢,增重速度降低,对母猪的生殖性能也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环境优美,生态优良,境内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水稻的生长,水稻种植面积较大,为了确保水稻高产优质,各级农业

5、部门及广大种植户应对稻曲病给予足够重视。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稻曲病的发生特点进行介绍。  1分布与寄主  稻曲病分布于世界各地水稻产区,我国是发生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南、西南、江南及东北稻区就有稻曲病发生的报道,之后随着施肥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病害发生逐年加重,目前,江苏、辽宁、湖南等地已经出现大流行的情况[2]。7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稻曲病的寄主除水稻外,还有玉米、旱黍草、稗、茅草等都是稻曲病的寄主。在我国,魏景超等曾在2种莎草植物和1种禾本科野草上发现有与稻曲病菌相似的寄生菌,但未明确其能否侵染水稻。黎毓干等在鼠尾栗上发现

6、几粒类似稻曲病的病粒,其孢子与稻曲病菌厚垣孢子相似,但不能萌发,因此,还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在我国稻曲病有除水稻外的其他寄主。  2发生症状  稻曲病在开花后至乳熟期发生,只危害个别谷粒。病菌在颖壳内生长,初时受侵害的谷粒颖壳稍张开,露出黄绿色的小型块状突起,后逐渐膨大,将颖壳包裹起来,形成“稻曲”,稻曲为正常谷粒的3~5倍,近球形,有的呈耳朵状或盘头状。表面平滑,黄色并有薄膜包被。随稻曲长大,薄膜破裂,表面因厚垣孢子形成,颜色转为黄绿或墨绿色,表面龟裂,厚垣孢子粉状,略带黏性,不易飞散,但可因风雨而脱落[3]。  3发病规律  稻曲病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稻绿核菌属。分生孢子座

7、6~12μm×4~6μm,表面墨绿色,内层橙黄色,中心白色。分生孢子梗直径2.0~2.5μm。分生孢子单胞厚壁,表面有瘤突,近球形,4~5μm。菌核从分生孢子座生出,长椭圆形,长2~20mm,在土表萌发产生子座,橙黄色,头部近球形,1~3mm,有长柄,头部外围生子囊壳,子囊壳瓶形,子囊无色,圆筒形。厚垣孢子墨绿色,球形,表面有瘤状突起,有性态为ClavicepsvirensSakurai,称稻麦角,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病菌以菌核在地面上及厚垣孢子在病粒上越冬。翌年7―8月,菌核发育产生子囊孢子,厚垣孢子萌发产生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