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74543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盐源县平川镇糯米沟村扶贫调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盐源县平川镇糯米沟村扶贫调研 摘要介绍了国家级贫困县盐源县平川镇糯米沟村的地理位置、主要收入等基本情况,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糯米沟村致贫的原因主要涉及交通、教育、疾病、资金、技术和自身的主观意识等几个方面,为今后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国家级贫困县;扶贫;调研报告;四川盐源;平川镇;糯米沟村 中图分类号C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6-0304-01 实施精准扶贫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出的重大决策,随着2020年全面
2、小康进入“倒计时”,加快加大扶贫力度刻不容缓。为了提高农业产业在扶贫攻坚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努力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区域优势产业观赏植物创新团队成员于2016年1月29日前往国家级贫困县盐源县平川镇进行实地调研,并与村组干部就扶贫工作做了初步交流,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平川镇糯米沟村概况 盐源县平川镇位于县境东北部,海拔达3657m,四面环山,名为“平川”,实则一条夹皮沟,距县城57km,距西昌市71km,面积468.24km2。省道307西木公路过境,与县金河乡对江相望,辖禄马铺、平川、糯
3、米沟、土工铺等12个村,这次在平川镇农技中心相关人员及村组干部陪同下,对糯米沟村5户贫困户进行走访入户调查。 糯米沟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457户,1819人,土地面积1611.9hm2,林地1526.7hm2。其中核桃面积1060hm2,青花椒面积466.7hm2,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680元。根据国家贫困标准(年人均纯收入2800元)统计,该村现有贫困户72户,32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7.86%。主产花椒、核桃、玉米、马铃薯。 2糯米沟村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
4、条件差 糯米沟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各村组道路没有完全修通,虽然电网已实现全村覆盖,但是电压不稳,频繁停电,目前燃料使用还是以烧木柴为主,绿色清洁能源亟待解决。糯米沟村三组张世云家人口7人,60岁以上2人,1人打工,人均年纯收入800~900元。因交通不便,加之劳力少,务工收入也只能满足基本生活。广大村民期盼国家和四川省加快推进道路、供排水、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异地搬迁、危旧房改造、贫困户建房等政策,不断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2.2教育投入过大,受教育程度低
5、 糯米沟村三组祝良松家人口5人,子女3人,人均年纯收入800~14000元,仅能解决一家温饱,家徒四壁,子女教育支出占收入的2/3。糯米沟村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行为方式落后。虽然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但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希望国家教育资源、经费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让贫困村户子女更多地依靠教育走出去,实现脱贫致富。 2.3社会福利
6、相对滞后,医疗、文化等服务水平急需提高 糯米沟村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且收入主要靠劳力,抗风险能力低,一遇到灾年或家中有人住院或慢性病的,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糯米沟村三组杨登顺家人口5人,子女2人,患病1人,人均年纯收入900~1000元,每年医疗费用占了收入的一大半,想要发展产业也是“有心无力”。 2.4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缺乏发展技能 糯米沟村多数贫困户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本来耕地少,又无其他副业,还是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缺乏农业
7、专业技术,“等、靠、要”思想严重,产业附加值不高、收入低[1],生活上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薄弱。几乎没有懂现代农业技术的人员,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导致贫困程度加深,使得扶贫任务更加艰巨。 2.5项目落实困难,发展缺乏资金 通过走访入户调查,贫困户都反映没有好的项目发展,融资难、贷款难,资金瓶颈难题成为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广大村民都希望完善信用担保平台,加强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贴息、抵押贷款等金融扶持政策,加大扶贫信贷资金的扶持力度,切实提高扶贫贷款的精准性和全面性[2-4],从而加快
8、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 3结语4 调研发现,虽然贫穷原因各有不同,但都离不开交通、教育、疾病、资金、技术和自身主观意识。国家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保障事业等外部因素的同时,还要加强文化、科学技术扶持,“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切实提高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动性。让贫困户从主观思想上有过上小康幸福生活的愿望,才能体现在行动上,才能使广大贫困农民群众彻底“脱贫”,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4参考文献 [1]薛秦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