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区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

皖北地区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

ID:31374539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皖北地区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_第1页
皖北地区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_第2页
皖北地区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_第3页
皖北地区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皖北地区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皖北地区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  摘要进行皖北地区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结果表明:淮北地区夏玉米的播种期在6月13―18日范围比较适宜,在不影响秋季小麦适期播种的前提下,中早熟品种最佳收获期应在10月5―10日,晚熟品种可在10月10日后收获。  关键词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皖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9-0034-01  灵璧县地处安徽省中北部、淮河北岸45~110km处,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县域面积2054km2,耕地面积大约13.33万hm2。气候宜人

2、,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充沛。大宗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和大豆。玉米以夏种为主。常年小麦、玉米单季作物产量均为6750~7500kg/hm2,全县年产粮食在220万t上下,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以来,玉米面积逐年增加,最高时占夏季作物面积的70%左右。2015年起,由于玉米进口数量增加和收购价格下降以及投、产比降低等因素的影响,玉米种植面积有下滑的趋势。4  夏播玉米生长季节短,生育期内能充分利用夏秋季丰富的自然资源,产量潜力大。然而,生产中不合理的操作习惯和偏早收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玉米

3、产量的发挥[1-3]。笔者主要研究不同玉米品种不同生育时期的灌浆速率及规律、影响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等,确定最佳收获时期,使玉米产量接近最大值,又不影响秋季小麦的适期播种,对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有指导性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选用当地推广玉米品种隆平206、郑单958、蠡玉35。  1.2试验方法  玉米授粉后10d左右开始收获测定灌浆速率,每7d为一个收获时期(节点),直到大田收获同时停止。每期收获,在试验区内连续取样生育进度相同的5个穗子,室内剥取籽粒,杀青、烘干、称重、统计[4-6]。研

4、究从2013年夏种开始,至2015年秋收结束,历时3个种植季。播种期为每年6月18日,密度为参研品种最佳密度,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生产。  2结果与分析  2.1灌浆速率及千粒重变化情况  由于玉米生育期内受降雨、气温、干旱等气候因素的影响,相同品种不同年份灌浆进度有一定差别:2014年夏种期间连降几次大雨,造成田间渍涝,严重影响苗期生长,生育进程(特别是授粉期)比常年明显推迟。直至9月中下旬,各品种灌浆进度基本恢复至常年水平。同一品种不同年份灌浆进度也有差别,至终期收获时千粒重悬殊较大。2014年各品种千粒

5、重最高,隆平206达到363.70g、郑单958为351.00g、蠡玉35为342.90g,分别比2015年增加8.40、20.90、7.70g,而2013年各品种千粒重接近3年平均数值(表1)。4  从3年综合看,灌浆速率9月3日一期达到最高水平,千粒重日均增重隆平206为12.33g,郑单958为10.09g,蠡玉35为9.61g。9月10日以后千粒日均增重逐日递减,至10月7日,千粒日均增重平均在1.48g水平上,说明灌浆仍在继续。随着温度的降低、叶片的衰老,光合效率几近衰竭,籽粒增重物质来源主要靠穗

6、轴提供。  2.2乳线变化  乳线是指玉米种胚背面蜡状物与流体的(交)分界线。玉米抽丝授粉后30~35d开始出现乳线,随着灌浆时间的延续,乳线逐渐向下推移。至9月31日收获时,乳线位置约占籽粒高度的2/3。随着籽粒继续灌浆、脱水、成熟、风干,乳线消失。  2.3褐色层的形成  玉米授粉后籽粒形成,灌浆20d左右后,籽粒基部开始出现褐色层,随着时间的推移,褐色层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完全成熟才变黑,颜色深浅和变化早晚因品种而异。  3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淮北地区夏玉米的播种期应在6月13―18日范围比较适宜,以

7、保证有较充足的生育时间,能充分利用夏秋季充沛的自然气候资源,充分发挥各玉米品种粒重应有的潜力。在不影响秋季小麦适期播种的前提下,中早熟品种最佳收获期应在10月5―10日,晚熟品种可在10月10日后收获,均比传统收获期推迟10~15d。产量可以增收750kg/hm2以上。  4参考文献  [1]4林根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0):37.  [2]邢君,李金才.安徽玉米丰产栽培技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75-76.  [3]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安徽农业主导品种

8、和主推技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04-105.  [4]许海涛,杨五星.不同收获期对夏玉米种子质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2(8):32-35.  [5]董秀春,郭延习,李鹏,等.鲁西南地区夏玉米适宜播期及收获期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9):21.  [6]裴志超,宋慧欣,王克武,等.不同收获期对北京市夏玉米产量及灌浆速率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