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ID:31374497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9

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_第1页
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_第2页
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摘要:随着设施蔬菜生产的发展,番茄叶霉病的发生逐年加重,一般年份减产15%~25%,严重时减产40%~50%,给菜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研究探索出番茄叶霉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番茄;叶霉病;防治技术  1番茄叶霉病症状:  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部位是番茄的叶片,严重时也可以危害茎、花以及果实。在叶片发病的初期,叶片正面出现微黄色的斑点,随后斑点扩散成比较大的不规则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其边缘不明显,叶的背面病斑之处显现初为白色、后为灰褐色或黑色霉层,湿度较小时霉层不

2、是很明显;湿度较大时,叶片正反两面病斑处均可以长出黑色霉层。随着病情扩展,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卷曲,病株的下部叶片先发病,随后逐渐向上蔓延,最终使整株叶片呈黄褐色干枯。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全株叶片卷曲。果实染病,果蒂附近形成圆形黑色病斑,硬化稍凹陷。根据本人多年对塑料大棚番茄叶霉病进行的系统调查,从2010~2014年,该病的危害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时造成全棚叶片发黄,病株率达100%,大幅降低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给菜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病原:  也称黄枝孢菌,属半知门真菌亚门真。3  3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菌丝块在病残体内或以分

3、生孢子附着在种子上或以菌丝潜伏在种皮上内越冬。翌年如遇适宜条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病菌从幼苗或成株叶片、花、花梗等部位侵入,进入子房潜伏在种皮内,如播种带病种子,幼苗即染病。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叶面有水湿条件即萌发,长出芽管经气孔侵入,菌丝蔓延于细胞间,并产出吸器伸入细胞内吸收水分和养分,后在病斑上又产生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发育温度限9℃~34℃,最适20℃~25℃。气温22℃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0%,利于病菌繁殖,发病就重。连阴雨天气,塑料大棚通风不良,棚内湿度大或光照弱,有利其扩展蔓延。该病以前主要发生在日光温室番茄栽

4、培中,但近几年来,随着我市棚栽蔬菜面积不断扩大,气候变化异常,番茄叶霉病已由几年前的零星发生转变为普遍发生。对棚栽番茄生长造成较严重的影响,严重时植株早衰。目前气温较高,湿度较大,有利于叶霉病滋生蔓延。据我站及所属2个测报网点对温室大棚番茄叶叶霉病进行系统调查,株发病率为20%~38%,叶发病率为15%~24%,严重田块病株率达60%,病叶率35%。根据历年气象资料,五一过后,气温回升快,过晴过雨,有利于叶霉病发生流行,望各地予以高度重视,早防早治。  该病从开始发病到流行成灾,一般需半个月左右,相对湿度低于80%,不利于分生孢子形成及病菌侵染和

5、病斑扩展。连阴雨天气,大棚通风不良,棚内湿度大或光照弱,叶霉病扩展迅速,晴天光照充足,棚内短期增温至30℃~36℃,对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3  4综合防治技术  4.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进行深翻,使菌核不能萌发;实行轮作,培育无病苗,未发病的温室或大棚不能用病区培育的幼苗,防止菌核随育苗土传播;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有条件的覆盖地膜,抑制菌核萌发及子囊盘出土,发现子囊出土,及时铲除,集中销毁;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排湿,减少传播蔓延。  4.2化学防治  4.2.1温室消毒:  在难于轮作换茬的棚内,栽苗前按每37立方米空间用0.25吨硫磺

6、粉和0.50kg锯未混合,分装几处点燃,密闭熏闷24h杀菌,一天以后再栽苗,或用45%百菌清烟剂按每110平方米用0.25kg的剂量熏闷一昼夜的办法进行室内和土表消毒。  4.2.1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45%百菌清烟剂每250g/667m2,熏一夜,或于傍晚喷撒7%叶霉净粉尘剂,隔7d~10d防治1次,连续或交替使用。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70%乙膦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50%的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72.2%普力克水剂80

7、0倍液,或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以上药剂交替使用,隔7d~10d防治1次,连防2次~3次。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