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

ID:31371675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_第1页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_第2页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_第3页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_第4页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后一个环节,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理解词语,分析句段,归纳大意,体会主旨。因此,结合中学生的特点,对于不同的文言文课文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一、综合分析阅读法  初中语文课文《陈涉世家》中,关于陈涉起义原因及发动过程的理解和分析,是初中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为此,我在教学使用了“综合分析”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把握这部分内容。具体步骤如下:  (一)抓住关键词语(句)进行分析  1、“失期,法皆斩”----戍卒们由于途中遇雨耽误了期限,按理情有可原,可是按秦朝的军法,都要杀头。这是陈涉起义的直

2、接原因。  2、“天下苦秦久矣”----秦始皇在位期间建造了许多豪华的宫殿,当时的赋税很重,是前朝的二十倍;徭役兵役繁重,而且刑法严酷,全国百姓在秦王朝的残酷统治下,早已痛苦不堪。这是陈涉起义的根本原因。  (二)理清文段的脉络  课文依次交代了起义的背景,分析了起义前的谋划,及起义前的“威众”之策。  1、背景:戍卒遇雨失期  2、谋划: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威众之策:置书鱼腹、狐鸣而呼5  (三)把握其主旨  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通过对起义原因及准备过程的记述,揭示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实质是一场反对暴力统治的伟大革命运动,刻画出陈涉这个农民革

3、命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最初形象,表现出他卓越的组织才干。  (四)再看看写作特点:  作者选材详略相间,重点写陈涉谋划起义,而其余如大泽乡遇雨、问卜等都写得简略,这样突出地表现出陈涉的非凡才略。  二、片言概要阅读法  初中语文课文《出师表》中,作者关于形势的分析以及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提出建议是教学中的重点,对此我采用了“片言概要”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适当抓住关键词进行言简意赅的概括,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具体步骤如下:(以第一自然段为例)  1、抓住关键词语:  第①句:中道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第②句:不懈于内忘身于外  第③句: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2

4、、简要归纳总结:  第①句:不利的客观条件  第②句:有利的主观条件  第③句:正面建议和反面建议  3、进一步概括:5  第①句:分析形势  第②句、第③句:提出建议  4、检验:所进行的概括是否符合原文的内容,有无以偏概全的现象。  三、横向比较阅读法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将几篇类似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可更有效地理解每一篇文章的特点。比较的原则可“一言以蔽之”:在相同的基础上找不同处,或在不同的基础上找相同处。  (一)同一题材文章的比较  苏洵、苏辙两篇《六国论》,都取材于“六国破灭”的旧事,但两者的立意有很大不同。前文的论点是“弊在赂秦”,作者是借题发挥,劝戒当朝统治者要

5、以史为鉴;后文则从韩、魏两国所处的战略地位出发,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作者是就史论史,尽管作者不能认识到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未能全面论述六国破灭的历史原因,但是,加强团结以图生存的见解仍然值得人们深思。经过这么一比较,两文的特点已不说自明了。  《过秦论》和《阿房宫赋》也可进行比较。两文都讨论秦国由盛到亡的原因,写作意图也都讽喻当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但立意上有所不同。贾谊认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杜牧则认为“六国不能各爱其人,秦亦不能复爱六国之人”。在文体上,贾文是“论”,杜文为“赋”。  (二)同一作者文

6、章的比较5  屈原的《涉江》、《国殇》为同一作者,又都属楚辞,用词、结构等也有不少类似处。但《涉江》偏重抒发个人的悲愤心情;而《国殇》则热情歌颂为国捐躯的英勇将士。一个风格沉郁,一个风格激昂。从这比较中,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屈原诗歌的全貌。  (三)同一时代文章的比较。  先秦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庄子》、《荀子》,放在一起比较后,可更清楚地感受到各家的风格。  《论语》质朴含蓄,有格言味;《孟子》气势充沛,长于论辩;《庄子》想象奇幻,行文恣肆;《荀子》朴实浑厚,严整精密;《韩非子》锋芒锐利,说理透辟。  四、文言文阅读方法的优点  1、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效率

7、。教育心理学指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必须有“注意”参加,才得以有效的发生发展。上述有针对性学的形式一改学生昏昏欲睡的被动学习状态,他们精神集中,针对问题用心揣摩,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的吸收率。  2、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挥其学习主体作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教学中用师生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得出正确答案,从而创立了教学中的“对话模式”。问答的形式,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辅助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教师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的深入学习,仍不失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