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69766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与滴水滴肥之间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与滴水滴肥之间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S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075―01 1棉花的蕾铃脱落原因 1.1内在原因 主要是水及养分不足或使用不当、病害造成的。对其影响最大的是水肥、光照、温度等。 1.2外在原因 主要是虫害、人工和机械作业、自然灾害造成的。 棉花的蕾铃形成和生长的时期也是棉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和并进的时期,因此对水肥运筹的要求高,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下面就棉花不同生育期蕾铃脱落与滴水滴肥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交流。 2棉花蕾铃脱落与滴水滴肥的关系4 棉花的现蕾就今年
2、而言在5月27日左右,现蕾台数6.2台,株高10.2公分,此时棉花即将进入需水需肥临界期,要把握好头水灌溉时间,应以棉株日生长量为依据,日生长量在0.8公分以上不用滴水滴肥,适当晚灌有利于根系下扎,增强棉花中后期抗旱、抗早衰能力,因为春播犁深在30公分,基肥是均匀散布在土层上,如果根系充分下扎,则能够吸收更深土壤的水肥。过早滴水,造成根系惰性,下扎深度不够,不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肥,也容易造成棉花长势旺,下部蕾铃小而弱,坐不住,棉株后期易倒伏。灌头水应注意以下,1、沙性土壤地块。2、日生长量在0.8公分以下的地块。3、正常棉田应在11片叶即6月18日左右滴水滴肥。4
3、、头水力求灌透,湿润层在20公分以上,只灌跑马水,土层中容易形成“水墙”,后续灌水水墙不易打破,也容易造成表面径流。在肥料的使用上使用复合型肥料,长势正常的棉田可使用今年配方肥(N:P:K比例29:5:15),用量在8公斤左右,如使用单纯尿素会使茎叶生长过旺,封行早,不利于中下部成铃,容易造成蕾铃脱落。对于沙性地、长势弱的棉田可使用尿素,用量在8-10公斤。总之要稳施雷期肥料。 七月,棉花进入花铃期是需水需肥高峰期,也是蕾铃脱落的高峰期,因此要加强花铃期水肥投入和管理。这一时期的高温,棉田的蒸腾作用和蒸发作用强烈,供水不够,造成棉株受旱,形成大量蕾铃脱落,以及植株
4、矮小,节间缩短的现象,我连4-4下在打顶后,沙斑地滴水不及时造成以上现象。供水过多,田间封行早,郁闭严重,高温使田间蒸腾作用强烈,会造成幼蕾铃的大量脱落。因此在滴水时因注意以下几点;1、各片区根据滴灌系统的实际确定滴水时间,以最边行天窗有明显水印为标准。2、及时排除田间积水。3、下雨4后及时滴水,可缩短正常滴水时间,淡化土层盐碱作用。在肥料的使用上,滴灌专用肥为主,有效含量应在52%以上(N:P:K(比例35:7:11),尿素、磷酸二氢钾为辅,这一时期用肥应占到生育期60%,以满足大量蕾铃脱落和正常生长的需要,在7月20日做左右,每亩滴施2公斤的高纯度的磷酸二氢钾,
5、以满足棉株对磷钾肥的需要,保证在7月8日-8月初这一时期每亩棉花每天1.5公斤肥料投入,平均棉花株有大铃1.5个,花位在4台左右为追施花铃肥的时期。如果肥料的投入量不够,光合作用的营养供给不足,跟不上棉花正常生长的需要,势必会造成大量蕾铃脱落。如果肥料的投入量过大,造成棉株生长繁茂,势必会造成大量蕾铃脱落。 8月后水肥运筹要少吃多餐,此时棉花生育进入末期,注意防早衰,防顶部幼铃脱落。在滴水上,缩短滴水时间,增加滴水次数,水量过大,根系周围的含氧量降低,气孔关闭,会减弱光合作用和植株蒸发、降温作用,增加落铃现象。 肥料的使用上,结合灌水少量多餐的原则,保住盖顶桃,
6、盖顶肥施用时间一般在8月12日以后,每亩用尿素13公斤左右,以满足秋桃生长、中部棉铃充实对养分的需要。同时配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00克/亩,使用两次,主要是为了满足顶部棉铃生长需要。 微肥的使用对防止蕾铃的脱落也有显著的作用。除了N、P、大量元素外,微量元素用量省、肥效快、对棉花的正常生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在棉株体内移动性差,应以叶面追肥在不同时期喷晒在棉株生长点上。 3棉花蕾铃脱落与微肥的关系 3.1锌肥棉花缺锌时,植株矮小,主茎节间短,现蕾节位高,蕾小,易脱落,出现以上症状可每亩喷施硫酸锌溶液30-40克,连续喷施两次,间隔时间8天。4 3.2硼肥棉
7、花缺硼时,花药和花丝萎缩、干瘪,造成花而不蕾、蕾而不果及幼蕾铃的脱落,可在7月12日-7月28日喷施两遍速效硼,间隔时间7-8天,用药时间在早11:30之前,下午7:00以后。另外在防虫打药时,应避免药剂喷洒到开的花上,破坏划分受精,造成棉花败育症,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蕾铃脱落。 在棉花的生育后期,根系活力降低,按常规给水给肥,可结合喷施叶面肥两次,150克二氢钾+100克尿素/667m2,有利于顶部座铃、成铃。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