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69597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根结线虫的发生与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根结线虫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介绍根结线虫危害作物的种类、对生存环境条件的要求、危害特点、表现症状、传播途径,并提出综合防治方法,以利于农户较好掌握防治技术,减少田间危害,降低经济损失。 关键词根结线虫;危害特点;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4-0129-01 随着设施园艺和地膜覆盖面积的不断增加,农作物复种指数较高,茬口安排紧密,尤其是一些专业菜田,病虫害发生越来越重,给农户正常种植带来了困难,危害严重的田块甚至绝收。近10年来,汉中蔬菜的根结线虫危害较严重,危害种类较多,较难防治,部分农户辨认不清,误将
2、此虫害当成病害来防。现将其危害蔬菜种类、表现症状、传播途径、综合防治方法等归纳总结如下,以供农户参考。 1危害蔬菜种类 根结线虫危害的寄主蔬菜种类较广,有黄瓜、苦瓜、西瓜、冬瓜等瓜类作物,番茄、马铃薯、茄子、芹菜、莴笋、豇豆、菜豆、萝卜、胡萝卜、白菜、甜菜等多种蔬菜,高感的蔬菜为番茄、黄瓜和芹菜。较抗、耐此虫害的蔬菜有韭菜、大葱、大蒜及禾本科和各类水生蔬菜。 2根结线虫对环境条件的要求5 根结线虫侵染作物主要是2龄幼虫,此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从作物根尖侵入危害其存活需要有氧气,在缺氧的环境下窒息死亡,所以在沙土和砂壤土中危害严重,在黏壤土和黏土中发生较
3、轻或不发生,水田不发生。根结线虫对温度适应性较强,15~30℃适宜于根结线虫的生长繁殖,40℃以上高温和5℃以下低温即可抑制2龄幼虫存活和卵孵化,雌虫不能发育完全,致死高温为55℃。在潮湿环境中有利于移动,土壤过干或积水条件下不易存活,在土壤盐分较低的情况下易存活,卵适应性较强。在土壤中的分布集中在3~9cm的浅土层,聚集在耕作层植物根际周围[1]。 3危害特征及表现症状 3.1危害特征 根结线虫主要危害作物的根部,以侧根和须根受害重,侧根和须根受侵染后,根部细胞受虫体分泌物的刺激而增生,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的白色瘤状根结,有的呈念珠状,根结上可再生出
4、细弱的须根,再度侵染,使根部的输导组织遭到破坏,从而失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 3.2植物地上部表现症状 发病较轻时,作物地上部没有异样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作物营养不良而早衰,甚至整株干枯死亡,地上部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植株矮化,叶色发黄,结果少,产量低,晴天中午会出现萎蔫现象,似缺水缺肥状。在侵染严重的田块,种植芹菜、莴笋等蔬菜,常常会有植株越长越小的现象发生,最后慢慢死亡,这时将芹菜或莴笋的根拔起,会发现根部长有大量的瘤状根结,这主要是因为作物维持生理活动要消耗营养,当其不能从外界吸取营养时就不得不消耗自身的营养而导致的。同时,其还能传播真菌和细菌性的病害
5、[2]。5 4传播途径 一是土壤传播,在有根结线虫的田块进行育苗移栽,或用其作营养土;二是浇水或雨水传播;三是机械和劳动工具传播,用机械进行田间操作时,会将线虫带到其他田块;四是人、畜传播。 5重发原因 一是连作、重茬较严重,尤其是一些蔬菜专业村,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种植模式,农户早已习惯或擅长种植某种蔬菜,如番茄或芹菜或马铃薯或生姜等,年复一年地这样种植,导致根结线虫发生严重;二是育苗移栽传播,农户为了增加收入,提高复种指数,大多进行育苗移栽,如若稍不注意,移栽苗就将根结线虫从一块地传播到了另一块地;三是汉中沿汉江一带,沙土和砂壤土面积较大,很适合根结
6、线虫的发生侵染;四是管理技术跟不上,相当一部分农户对线虫认识不清,不知道如何防治,有的按照缺水缺肥或病害防治,结果延误了最佳的防治期;五是根结线虫发生传播速度快,只需3~4年,发生株率可达100%,减产50%以上。 6防治方法 6.1农业措施5 一是轮作倒茬、间作套种。实行与水生蔬菜或水稻轮作或与禾本科、大葱、大蒜、韭菜等抗根结线虫的农作物进行轮作倒茬或间作套种,减少虫口基数[3]。二是合理选择育苗床田块和用作营养土配制的田园土。进行育苗移栽时,营养土配制使用的田园土和作育苗床使用的田块,必须是无根结线虫发生的田块,以防人为加大传播范围。三是及时清洁田园。
7、前茬腾地拉秧后,要及时清理田间的残枝烂叶,尤其是残根,集中烧毁或深埋,以防对下茬作物造成再侵染。同时,要及时清理田间及周边杂草,减少害虫寄生的场所。四是加强田间管理。通过培育壮苗、配方施肥、合理密植等技术措施,促使秧苗健壮生长,增强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五是选用抗、耐病虫的品种。六是休闲一季作物。经实践证明,休闲一季后,田间的根结线虫虫口基数显著下降。七是严禁从有根结线虫的田块向无根结线虫的田块移栽秧苗。 6.2物理措施 一是深翻土壤,进行晒垡或冻垡。利用根结线虫分布在 土壤浅表层3~9cm,在炎热的夏季或严寒的冬季田间空闲时,适当进行土壤深翻,深度20~2
8、5cm,进行高温曝晒或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