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公园植物配置浅析

景山公园植物配置浅析

ID:3136875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景山公园植物配置浅析_第1页
景山公园植物配置浅析_第2页
景山公园植物配置浅析_第3页
景山公园植物配置浅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景山公园植物配置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景山公园植物配置浅析  1景山公园概况  景山公园位于北京故城垣南北中轴线的中心点上,故宫北面,海拔高度88.35m。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早春多雨,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晴燥。景山公园内先后建成银杏园、海棠园、牡丹园等。整个公园坐北朝南,红墙黄瓦围墙,占地23万m2,山高43m,周长1015m。园内花卉草坪占地1100m2,有树木近万株。主要建筑有园门、绮望楼、峰亭、寿皇殿建筑群、兴庆阁、永思殿、吉祥阁、观德殿等。  元代御苑所在,永乐4年(1406年)营造皇宫时堆“万岁山”,清顺治12年(1655年)更名为“景山”,乾隆年间曾大规模增建建筑。现作为景山公园向游人

2、开放。  2景山公园植物普查  明清皇家园林多用油松、侧柏、圆柏为基调树种。圆柏枝干苍劲,气魄雄伟;油松挺拔而壮观,老枝苍虬而古拙,都因寿命长和四季不凋而有延年益寿的寓意,色彩稳重而肃穆,能够很好地烘托皇家气派。4  根据对景山公园的树种进行普查后发现,该公园还种植大量牡丹,每年春季会在景山公园开展牡丹文化艺术节,统计截止到2014年底,公园已拥有中原乃至世界各国的牡丹515个品种,西北紫斑牡丹品种109个,约2万余株,涵盖了9大色系、9大花型。其中既有皇家御园传统的牡丹名品,也有久负盛名的洛阳牡丹、荷泽牡丹。其次景山公园还大量种植了:油松、白皮松、雪松、海棠等树种。  这些

3、树种有的既是乡土植物,又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或者兼为比德赏颂型的植物,下面具体分析其主要观赏特性、文化内涵及应用手法。  油松,松枝苍翠,老树亭亭如华盖。“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世无难无以知君子。”松、柏的耐寒特性被比德于君子的坚强性格。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史记龟策传》写道:“松柏为百木长。”这可称是对松柏褒奖的总结和概括。油松既是华北地区的乡土树种,又是古来被文人传诵的植物、建筑庭院列植或对植成景。  白皮松,树姿优美,树皮洁白雅静。我国特产的珍贵树种,自古以来即用于宫廷、寺院、名园的绿化。常绿且长寿,寿命可达千年以上。常在重点部位孤植、对植,也在山林中与其他植物混

4、植。  玉兰,花大而洁白芳香,树形整齐,名贵观花树种。为皇家推崇的”玉堂富贵“之一,常在建筑庭院中对植。  海棠,花色清丽,树形婀娜。唐代贾耽称之为“花中神仙”。多在庭院中对植或列植重瓣粉海棠。  3景山公园群落案例分析  3.1寿皇殿东侧的某植物群落  分析:该群落在寿皇殿的建筑旁,群落中植物种类较多,春季颜色丰富。5、6月份,牡丹、红王子锦带花开花,红色、黄色映衬旁边的古建,白皮松和圆柏树干粗壮,树龄应该有100多年,在该群落的边缘处,冠大荫浓,给游人以遮荫的作用,很多游客在群落前的石块上休息,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各种开花的植物。该群落林冠线高低错落,乔――灌――4草各个层次

5、的植物生长势较好,林缘线也不单调,有曲有直。与寿皇殿很好地搭配在一起,给古建添加一丝生气。  3.2景山公园主路一侧某植物群落  分析:该群落位于景山公园某主路的一侧。由于一侧是主路,所以外围种植了高大可以遮荫的圆柏,为了有更鲜明的层次关系,还种植了观赏效果较好的榆叶梅,春天开粉花,使这个群落充满色彩。为了避免景观的单调,在乔木下层种植有金叶连翘、牡丹以及沙地柏灌木,各植物开花时间各不相同,冬天也有绿色,为群落景观增添了丰富的色彩感。总之这个群落的整体布局与植物配置都很好,林冠线高低错落以及色彩上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观赏效果,布局疏密有致。  4景山公园植物配置特色分析

6、  4.1结构层次分明  不同色彩,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植物群落的色彩和层次丰富。如1m高的黄杨球、3m高的紫叶李、5m高的圆柏、10m高的水杉,由低到高,通过乔、灌、草的合理配置,形成立面空间上的丰富层次;通过远、中、近景树的搭配,创造出具有径深的空间效果。  4.2季相变化突出  景山公园的植物各个季节配置得当,显出三季开花不绝,四季有景可观。春季有连翘、迎春、碧桃、山桃、牡丹、玉兰等;夏季有紫薇、木槿等;秋季有元宝枫、木槿等,总体来说春花烂漫,夏季浓荫,秋叶绚烂,冬季苍翠,四季皆有可赏之景,但不同的群落,植物景观有所侧重,每一组合有主有次,这样效果丰富而不杂乱。4  

7、4.3草本花卉弥补木本花木的不足  在许多灌木前面配置了花丛、花镜、铺地柏、沙地柏等,弥补了木本花卉的不足,丰富了植物景观。另外,园林植物配置在色泽、花型、树冠形状和高度等方面也基本协调,同时还考虑了每种组合内部植物构成的比例,及这种结构本身与游览路线的关系,设计的每种组合还考虑到了周围裸露地面、草坪、地表及各个组合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孟兆祯,园林设计之于城市景观[J].中国园林,2002  (责任编辑张芝)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