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科学,很搞笑

很科学,很搞笑

ID:31366817

大小:1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很科学,很搞笑_第1页
很科学,很搞笑_第2页
很科学,很搞笑_第3页
很科学,很搞笑_第4页
很科学,很搞笑_第5页
资源描述:

《很科学,很搞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很科学,很搞笑  北京时间9月18日清晨6点,第25个第一届搞笑诺贝尔奖(IgNobelPrizes)颁奖仪式在哈佛大学桑德斯剧场华丽上演――什么,第25个第一届?是的,第一届再次来袭,年年都是第一届,永远年轻,永远恶搞、没正经。  这一天,哈佛大学桑德斯剧场成为全世界“逗比”教授、研究者以及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们狂欢的天堂,而活动现场的“人肉灯柱”、“人肉窗帘杆”、“扫地僧”等,也一如既往地将现场的恶搞指数,提升到了10000个百分点。  “逗比人”与“逗比奖”  搞笑诺贝尔奖,又被称为“幽默诺贝尔奖”,是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由一个“逗比”美国人马克?亚

2、伯拉罕斯于1991年创办。  在马克看来,“好的科研成果也可能是古怪的、有趣的,甚至是荒诞的”,因此,搞笑诺贝尔奖并非是对科学的恶搞,而是“庆祝与众不同的,表彰想象力非凡的――以此激发人们对科学、医学和技术的兴趣”。  与诺贝尔奖丰厚的奖金不同,搞笑诺贝尔奖通常没有奖金,但在2013年,获奖者破天荒地获得了“天价”奖金――10万亿津巴布韦元(约合人民币24.5元)。奖品当然也必不可少――由廉价材料制成的、保证4周内就会“土崩瓦解”的手工艺品。在整个颁奖中,看上去最“高大上”的,可能就只有评委和颁奖者了――6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货真价实的往届诺贝尔奖得主。 

3、 搞笑诺贝尔奖虽有其戏谑成份,但获奖项目中却不乏一些有创意的科学实验设计。比如,2000年的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项目――俄罗斯裔荷兰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AndreGeim)的“磁悬浮青蛙”研究。  所谓“磁悬浮青蛙”,就是在一个不是铁磁性的容器中,放上两块永久(电)磁铁并使两个同极面相对,在磁铁的上面放一个和容器同质的、可活动的托盘,然后,在托盘上放上青蛙,就可以利用磁场中同极性相斥的原理,使青蛙悬浮在半空中――这便是后来制造磁悬浮列车的原理所在。  在磁悬浮青蛙实验进行之前,人类渴望飞翔的梦想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从嫦娥奔月到列子御风,千百年来,这一梦

4、想从未停歇。  而这一实验的成功,无疑证实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是可以挑战重力场,从而实现漂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磁悬浮青蛙实验,看似搞笑,却充满了狂野的想象力,而且意义深远。  10年后,安德烈?海姆和学生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中,用一种据称从垃圾箱里拣来的铅笔和胶带纸为原  材料,以近乎不可思议的简单方法,制备出平面石墨烯材料,创造了材料学上的神话,并一举摘得2010诺贝尔物理学奖。安德烈?海姆也由此成为史上第一位获得搞笑诺贝尔奖及诺贝尔奖的双料科学家。  “灯柱君”与“扫地僧”  每年的搞笑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都有一位令

5、人注目的“怪咖”――“灯柱君”吉姆?布莱特。他身上涂满金粉或银粉,持一枚同色手电筒,满场巡游,十分耀眼。对了,忘了说,他的职责是给演讲者打灯。6  但如果你就此以为他只不过是个搞笑的“灯柱”,那你就小瞧他了。  听好了,吉姆?布莱特来头不小,他可是现在红遍全球的3D打印机的两个发明人之一。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3D打印机的雏形就已经问世了,只不过,那时候它还是个笨重的庞然大物。直到1995年,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伊莱?萨克斯招募了研究生吉姆?布莱特和蒂姆?安德森,他们把喷墨打印机改良并发展成可靠的、商用3D打印机,并首创了“3D打印”这个词。  现

6、在,3D打印已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通过3D打印来打印礼物、打印汽车、打印衣服、打印房子,甚至打印人体器官……3D打印技术,正以无以伦比的威力,颠覆传统制造业,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并开启一个“万物皆可打印”的造物新纪元。  在每年的搞笑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还有一位“怪咖”――“扫地神僧”罗伊?格劳伯,他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同样来头不小――他是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  25年来,作为官方的“扫帚保管员”,罗伊?格劳伯心甘情愿地卷起袖子,勤勤恳恳、年复一年地清扫着台上的纸飞机(向台上掷纸飞机是搞笑诺贝尔奖的传统),只有2005年他旷工了,因为那一年他到瑞典去领诺贝

7、尔物理学奖去了。  说了这么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15年的搞笑诺贝尔奖获奖项目里,都有哪些科学而又逗比的研究和发现?  昆虫蛰到哪儿最疼?  最先上场的,是生理学与昆虫学奖,获奖的是一个“饱含血汗”的研究项目:被昆虫蛰到哪儿最疼?6  昆虫学家贾斯汀?施密特根据自己被150多种不同物种蛰伤的记录,建立了Schmidt叮咬疼痛指数,将人类被各种昆虫叮咬之后的疼痛分级。那么,究竟谁才是制造疼痛的冠军呢?答案是食蛛鹰蜂和子弹蚁。  贾斯汀发现,食蛛鹰蜂造成的疼痛猛烈得“就像有人把通着电的吹风机扔进了你正在洗泡泡浴的浴缸中”,但好在这种疼痛不太持久,2~5分钟

8、之后就会减退。而子弹蚁则会带来“纯粹、剧烈、无以伦比的疼痛,就像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