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秀县区域成矿背景研究

广西金秀县区域成矿背景研究

ID:31366309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广西金秀县区域成矿背景研究_第1页
广西金秀县区域成矿背景研究_第2页
广西金秀县区域成矿背景研究_第3页
广西金秀县区域成矿背景研究_第4页
广西金秀县区域成矿背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西金秀县区域成矿背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西金秀县区域成矿背景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广西金秀县区域的地质、采矿以及物化探等方面的资料的全面搜集和整理研究之后,对区域成矿背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分析了区域成矿的一些特征,对成矿带铜多金属矿床的分布主要受地层展布、岩性、构造活动和隐伏岩浆热液活动等多种因素耦合的控制结论。  关键词:广西;金秀县;区域成矿背景  通过对广西金秀县的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和探索,其主要侧重于对矿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尤其是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构造、地层岩性之间的关系,并以广西金秀县的区域成矿的类型和相关系列来对该地区的矿产进行找矿方向和目标的定

2、位。  1广西金秀县区域成矿的地质构造分析6  广西金秀县地处桂中东部的大瑶山隆起中心(如图1),与西北部的富贺钟拗陷区形成湘桂地块,是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的过渡地带,该区域内的岩浆活动较贫乏,而且分布范围非常小,所以成矿作用与类型在区域上也是不同的。其中湘桂地块构成区域一级构造单元,大瑶山隆起则为二级构造单元。大瑶山隆起由早古生代寒武系浅变质褶皱基底构成,晚古生代盖层不整合直接覆盖于其上,再加之加里东运动使得大瑶山隆起的基底呈现东西向的隆起,使其地质内在构造铸成,随着印支运动使得基底再次隆起,并形成了断裂活动为主的中新生代。在大瑶山区域内主要有两个中酸

3、性花岗岩珠侵入出露,成矿作用以Au矿化为主,次为Cu、Pb、Zn矿化。  2矿田地质特征的分析  2.1矿田地层  矿田范围出露地层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及第四系,其中分布最为广泛和普遍的是寒武系、泥盆系,区域矿产的大量产出主要集中在泥盆系地层中(图2)。其中寒武系出露地层的组成主要是碎屑岩,其最大的建造特点是复理石韵律,且主要集中在大瑶山一带,形成了大瑶山复式背斜核部;下泥盆统为地台型沉积,其特点是有陆屑和含铁建造,其分布在大瑶山所凸起的外沿,构成了准地台覆盖层。  2.2矿田构造  2.2.1断层  基底构造,基底寒武系地层在广西运动的作用之

4、后,形成走向北东东的紧密线状的褶皱。地层呈陡状,发育的褶皱成歪斜状,还有部分出现同斜倒转褶皱,倾斜的方向朝向北西,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挤压推覆的作用而致。并在左行走滑运动的作用下,寒武系地层开始形成线形状的基底断裂。并在盆底随着断裂的发生开始出现盆地的演变沉积。  盆地边缘断裂体系,对盆地内的沉积相、沉积作用及区域构造格局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该断裂体系整体上呈北北东或近南北走向。  区域性大断裂形成于加里东期,并具有长期继承性活动和不含矿特征,含矿断裂均为次级断裂主要形成于印支―燕山期,直接控制了大瑶山一带火成岩的侵入和本区域矿点的产出和展布。6  2.2.

5、2褶皱  金秀县区域在经历了多期剧烈的构造运动,形成了两大非常典型的褶皱构造:一个是加里东期褶皱,这是地槽不断发展所产生的,并因为加里东期构造运动使得寒武系的褶皱作用更加强烈,甚至逐渐产生了轻度变质,并逐渐凸显而形成了大瑶山的复式背斜,这种褶皱的总体走向北东东,其特点是褶皱呈现较为紧密的复式线状,且背斜向斜同等发育;另外一个是印支期褶皱,这是地台发展前阶段所产生而形成的褶皱,在印支运动的作用下,因为泥盆系以后的巨厚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组成盖层,形成了较为宽阔平坦的中间型褶皱,分布于区域北部。  2.3岩浆岩  大瑶山地区出露的岩浆岩规模较小,且主要为加里东期花

6、岗闪长质侵入岩株。此外还有少量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墙、岩脉。出露最大的为大进岩体,呈岩株状产出,面积约4平方公里,岩体侵入于大瑶山寒武系地层形成的背斜轴部,接触带围岩硅化作用强烈,未见矿化现象。岩石以细粒花岗岩为主,呈肉红色,致密坚硬,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由长石、石英、黑云母组成。  3.3控矿因素  3.3.1地层岩性对成矿的控矿作用  金秀县区域上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具明显的层控特征。矿床集中分布在泥盆系地层中,铜矿主要赋存在莲花山组、郁江组砂岩地层中,铅锌矿赋矿层位有下泥盆统郁江组、那高岭组、四排组地层中。6  除受地层层位控制外,不同矿床类型控矿地层岩

7、性有所不同,其中,铅锌矿含矿岩石组合主要有泥灰岩-泥晶白云岩组合,其次为泥岩-灰岩组合;铜矿含矿岩性主要为粉砂岩-砂岩组合。  岩相古地理对铜、铅锌的预富集起着控制作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物质来源,储存场所和封闭条件。  3.3.2构造对成矿的控矿机制  在金秀县区域内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和分布特点方面,其矿床在时间和空间上主要受到大瑶山隆起构造所制约。大瑶山北西段铜多金属成矿带主要分布在桂中盆地东部外沿与大瑶山隆起构造单元过渡的地带。在此区域内主要有南北走向和北东走向两条深大断层,该两深大断层的存在一方面影响了整个区域的地质构造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同时也在一定

8、程度上控制着成岩成矿及次级构造的形成。在强烈的构造运动过程中,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