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609艰难前行

aw609艰难前行

ID:31365325

大小:124.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1-09

aw609艰难前行_第1页
aw609艰难前行_第2页
aw609艰难前行_第3页
aw609艰难前行_第4页
aw609艰难前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aw609艰难前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AW609艰难前行  作为一种既不同于固定翼飞机、也有别于直升机的新型飞行器,军用的V-22“鱼鹰”倾转旋翼飞机自2007年正式投入使用以来,走过了8年时间。其间,它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等战场经历了实战考验,经过不断的改进,一度曾经遭遇的坠毁、发展问题和费用过高等诟病正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就远距离输送部队而言,V-22倾转旋翼机采购和使用成本要比其他垂直起降运输机低。  不久前,又传来消息:意大利阿古斯塔?韦斯特兰公司(以下简称AW公司)正在研制中的AW609民用倾转旋翼机计划正在按部就班推进中,预计2017年取证,2018年交付,虽然比最初设想的推迟十多年,但是毕竟迎来了

2、胜利的曙光。  半个世纪的周折:从XV-3到V-22倾转旋翼飞机17  现代喷气机的最高速度已达到声速的两三倍,而目前直升机最大速度只有声速的1/3。如何使飞行器既能垂直起降,又具有较快的飞行速度呢?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人们开始研究和探索复合式旋翼-固定翼飞行器,陆续提出了很多种方案,其中倾转旋翼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的一种。所谓倾转旋翼,是指飞机依靠旋翼倾转来调节飞行技术状态。具体方案是在机翼两端分别安上发动机短舱,内装涡轮发动机用以驱动旋翼系统。关键是发动机短舱可以绕机翼轴进行由朝上到朝前及由朝前到朝上的直角转动,并且要求这两套动作完整连续,一般在十几秒内完成。这样就可以改变旋翼的

3、推力方向。当发动机短舱呈水平状态时,旋翼就变成了螺旋桨,加上原有的一段机翼,飞机就变成了涡桨固定翼飞机了。反之,则变成一架双旋翼或多旋翼的直升机。然而,从设想的提出到实现足足用了半个多世纪。  20世纪40年代,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就开始了对倾转旋翼机技术的研究,1951年赢得美国军方的XV-3合同,该机在靠近固定机翼的翼尖处装有两具旋翼-螺旋桨,在起飞、着陆和低速飞行时,它们像普通升力旋翼一样工作,当水平巡航和高速飞行时,它们转换到朝前位置,由机翼提供升力。旋翼换向借助于装在每个翼尖处整流罩内的电动机,由水平过渡到垂直位置这个换向过程的运动可在10~15秒内完成。最初采用的是三叶

4、铰接式旋翼,后来改用带有翘板式桨毂的双叶半刚性旋翼系统。XV-3于1955年8月23日进行第一次垂直飞行,不久在飞行中曾做过15°的过渡飞行,1956年10月25日因着陆失事而受到严重损坏。第二架XV-3于1958年12月18日首次完成由垂直到平飞和由平飞到垂直的完全过渡飞行。XV-3是世界上第一架采用换向旋翼的定翼机,它实现了旋翼的100%换向,而且证明这种设计是可行的。该机总共完成了250多次飞行,累计超过125飞行小时。17  在XV-3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陆军于1973年5月宣布:由贝尔公司研制XV-15倾转旋翼研究机。XV-15的机体结

5、构基本上与普通的固定翼飞机一样,但翼尖上安装发动机和旋翼在垂直起飞时可转到垂直位置,然后逐步向前下方转动,以便过渡到巡航飞行状态。三叶旋翼在桨叶盘面内是刚性的,并采用万向接头和一个弹塑性桨毂弹簧来增大操纵动力和阻尼。旋翼叶片是一种大扭角设计,能同时适应于直升机和高速飞机飞行两种工作方式。传动轴交联和余度式换向机构允许单发躯动两副旋翼和具有破损-安全的换向能力。XV-15上还装有一套稳定和控制增益系统来改善飞行品质和提高驾驶效率。  XV-15第一架原型机于1977年5月3日进行首飞,第二架原型机1979年4月23日以直升机飞行方式试飞,7月24日首次完成从直升机方式到普通飞机方式

6、的转换。在1980年6月试飞中,平飞速度达到590千米/时的预定速度,机动飞行时,过载达到2。  美国军方用XV-15进行了广泛的试验,包括用作特种电子任务飞机,评定其在地对空导弹系统下的生存性;涂上沙漠伪装色评价其在近距地面防空系统中的易损性;在海上作舰载试验;进行搜索、营救及吊挂货运试验;验证超低空飞行和狭窄区域着陆性能;以及模拟空中加油,武器投放和其他机动试验。  1981年,一架XV-15参加巴黎航展,在飞行表演中获得极大成功。80年代初,美国军方提出一项“多军种先进垂直起落轻型飞机”(JVX)计划。贝尔公司和波音公司以多年研制倾转旋翼飞机的经验联合投标,取得胜利,198

7、5年6月赢得研制V-22“鱼鹰”倾转旋翼飞机原型机的合同。第一架原型机于1989年3月19日首次试飞,同年9月14日实现了模式转换飞行。6架原型机中,尽管有的在试飞中因事故坠毁,但其他飞机仍进行了大量的试验。  1998年9月,V-22进入生产型开发阶段。1999年5月,首架生产型MV-22交付美国海军陆战队的VMMT17204训练中队。实现首次试飞之后的十多年里,V-22事故频频,光是7架原型机就坠毁4架,其命运大起大落,成为美国航空装备史上争议最大的机种之一。经过漫长的试验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